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借“屠刀”而喻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著⋯⋯如果真能一念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当下即是。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禅宗一则公案,一位屠夫的悟道偈:
“昨夜夜叉心,
今朝菩萨面。
菩萨与夜叉,
不隔一条线”。
“净”与“不净”,不隔一条线,都是由我心念而起。
当下即是,不隔一线。
随时放下,随时归零。
方法呢?可以暂持心息相依法门,随时看着呼吸自由自在,只是“知”,不加任何干扰,慢慢似乎止息了。不是完全没有,偶然很久来一下,轻微有一点点感受,知道有一下。这个差不多要“止息”了。好比电池在充电,充到某一个时候,电充够了,这个是“止息”。好像鼻子没有呼吸往来,其实鼻子没有呼吸很容易,随时都会,只是我们往往不认得。
因此,“知止”,很重要。
《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当妄想来,不管,知道妄想,是知道的那个知性。也知道妄念同我们不相干,不理它了;念头也不理,呼吸也宁静了;这个时候全体境界在哪里?在“知”这个知性,这一知,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
这个知性是自性是第一步功能,见闻觉知,不是妄想,它知道妄想,知道这个气息,也知道这个妄念,这个如如不动在这里,这是自性。
重点在这一“知”,把握这一“知”,人就清爽了。
随时知止,得止。其实,一切本自具足。
《周易·系辞上》: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随时放下归零。
归零以达道,达道亦归零。
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现在也亦过去⋯⋯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将错就错,将对就对。
承当对、承当错,就是归零。
随时觉察、反思,不二过,苟日新又日新;随时提起、随时放下,该怎样就怎样,不是不作为,也不是过分,而是恰如其分,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度”(当然这不容易,然而,知难而进修行矣),就是归零,就是中道。
随时放下归零,时时勤拂拭。
念念活于当下,几近于中道。
(一葉/202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