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就是程序设定好的2:我们不能创造信息,只能理解信息

感兴趣的可以先看《这个世界就是程序设定好的1:没有发明,只有发现》。

我们能够接受的信息往往非常简单,越简单,我们越能接受,这是底层编码。

我们一般人都能一眼看中、说出鲜艳的颜色,稍微混合复杂的颜色则不行。但我们所理解的“纯色”、“复色”,都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只是对于我们而言,红橙黄绿是纯色,是最容易理解的颜色,蓝绿色和橙黄色则稍显复杂,湖蓝和赭石又更难辨识。

你可能会说,世界就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这很正常,也很合理,而不是什么底层编码,反而说复杂了,说玄乎了。

其实世界还真不一定必须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颜色这件事上,单一的颜色恐怕比复合的颜色更方便理解,但如果换一个事物,比如换成手机,手机就是一个复杂的事物,你认识手机,你会使用手机,你甚至能在一众数码设备中脱口而出,“这个就是手机”。但手机很复杂,手机不像红橙黄绿,不是最小单元。

很简单的问题,你会修手机吗,如果不会,你就没有认识手机的最小单元,你就没有认识手机领域的红橙黄绿,而是从湖蓝和赭石开始认识手机的。所以,人的认识并非从简单到复杂,而是人在如何定义“简单”。

你说红橙黄绿是颜色领域里的简单,于是红橙黄绿就是简单。你说一整个可以正常使用的手机,特别是加上品牌,就是手机领域里的简单,那么品牌手机就是简单。总之,能让你无需思考、第一时间就得出结论的事物,就是简单。

所以,这个世界还是从简单到复杂的吗,或许还是,不过要看这个“简单”由谁定义,如何定义。

我想我们是由语言,通过语言总结为常识,以常识达成共识,最后成了“简单”,成了人与人沟通时的“最小单元”。

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红橙黄绿就是常识,就是他们的最小单元。但对于艺术家而言,恐怕湖蓝和赭石才是最小单元,甚至还有更小的,他们眼里的色彩越复杂,最小单元反而越复杂,复杂才能精准表达,以最少的字数、最简单的语言、最小的单元去描述一种色彩。

同理,在其他领域也一样,比如短视频。

普通人喜欢看非常无厘头、鬼畜、重复动作的视频,这是一般人的简单。但也有人爱看科学、科幻、哲学,这是另一类人的简单。一般人或许更能接受简单信息带来的简单,另类人或许更能接受复杂信息带来的简单,或者说,对于另类人而言,一般人的简单信息,往往无法表达他们的简单信息,这也就是前面说的语言,人们对世界的了解,以及最终达成的共识。

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我们的认知升级,而是这个世界的底层编码里,本身就有这些内容,你能够理解一般的信息,你就是在一般信息模块里运行,你能够理解另类的信息,你就是在另类信息模块里运行。

我们不能创造信息,顶多算得上理解信息,就是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信息,无论一般还是另类的信息,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信息而言,都是初始设定,都是一开始就存在的,都是信息一加信息二等于信息三。

比如说,你问AI一个问题,有问非常简单的问题,也有复杂的,无论简单还是复杂,如果他的知识库里正好有对应的答案,答案可能是红橙黄绿,也可能是湖蓝赭石,是什么都无所谓,只要知识库里正好对应有,那么答案就会立马出来,这就是“简单”的问题。

因为你问的正好有直接答案,就像你问一般人颜色,他说“红橙黄绿”,你问艺术家颜色,可能就是“湖蓝赭石”甚至其他了。但你如果问他的问题,知识库里没有直接答案,他可能就要使用思维链去解决。这就是AI的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和人其实很像。

还是刚说的玩手机,你玩手机已经很擅长了,玩手机对你来说就是简单的问题,但手机突然坏了,打不开了,点不动了,就成了复杂问题,因为你不会,你的知识库里没有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但是这个问题对于专业维修手机的人来说,就是简单问题。

其实说到这里,你会发现,赚钱是一个道理,就是“把别人的复杂问题”变成“你的简单问题”。

有人说,这话说得太简单了,实际上哪有那么简单。是啊,正所谓大道至简,再复杂的颜色,也是由纯色复合而成,对于你而言复杂的事,但在别人身上很简单,这就是你的复杂和别人的简单,也就是你的“红橙黄绿”和别人的“湖蓝赭石”。怎么样能够让“湖蓝赭石”在你这变得和“红橙黄绿”一样简单,这才是每个人需要考虑的。

说到这,你大概还是觉得很难,再说直接一点,人类所有的知识一定都在人类的知识库里,再说具体一点,就在这个地球里面。以前或许密不透风,每个人的信息不对称,然而有了互联网,有了智能手机,现在还有了AI,这种信息差正在急剧地缩小,无非就是,你还没有找到你想要的那一个信息库。


文 字 © / 浇玫的诗人

插 图 © / 浇玫的诗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