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做一篇这样话题的分享,这样大家可以看完类似“摘要“性质的介绍更笃定的继续看下去。
1. 当前这样一个特别的时代--疫情的影响、经济的下行、很多行业的变化,使得当下很多人主动或被动在事业抉择、人生规划、职业选择等方面的思考需要比以往更多一些;
2. 同样我过去几个月也在人生规划和事业抉择方面进行了比较多的思考;希望借此机会给自己的思考做一次总结沉淀,也希望能给朋友们一点参考--但目的不是让大家思考是否创业(仅是我的事业抉择刚好是关于创业的而已),而是参考一些选择的思路;
3.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篇文章,想写的格外有意义一些;因为是第一篇,再加上我不是一个文化人,所以可能有点冗长且词藻不那么华丽;
好了,对于分享的基本考虑讲清楚了,接下来进入正题逐步展开。
壹:我,是我
人的很多选择是离不开个人价值观以及性格等因素的,而价值观和性格的形成及变化又离不开成长环境和成长历程;所以接下来会先把我个人相关的一些背景介绍一下,让大家能更好的理解我的一些选择思路以及相关的一些因素。
沥青——这是我的网名,用了应该有十多年了,身边的朋友几乎都这么称呼我;使用“沥青”做网名是因为“能给每个身边人带去一点点价值”是我的人生格言,柏油马路上的沥青那种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特质特别打动我。
关于我的背景先说3方面偏“外显”的:
1. 我出生在西北地区普通的一个矿区工人家庭,家人和亲人们给与了很多教导和爱,但在事业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包括经济上的)帮助,我个人已经非常适应自己打拼的模式了;人生中也没有经历过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所以从来不搞靠“运气”或“投机”的事情,例如买彩票或者炒币啥的,也因此错过了一些抓“红利”的机会;
2. 作为40岁的中年男人,处于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有房贷等经济压力的阶段,我想这点可能和很多35-45岁的人差不多吧;
3. 十七年多的工作经验,经历过程序员、项目经理、管理咨询顾问、业务一号位、执行总裁、创始人等岗位;可以说是没什么跳跃式发展,都是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
再介绍3方面偏“内在”的:
1. 我比较在意事业成就感,为了追求事业上的提升会在家庭、个人收入和时间等方面做些“牺牲”;例如为了追求阿里巴巴内部咨询顾问的机会、曾经只身一人从北京到杭州工作了一年多,为了追求负责UC战略转型项目等机会又从北京到广州“蜗居--住个小单间”了一年多,为了能跟着阿里巴巴合伙人在身边学习在卖了北京的房子迁移杭州后半年多又选择回到北京租房工作生活,为了负责阿里集团史上最重要的TO G战略项目经历了2年多“六亲不认—没有时间接父母电话,一度让父母怀疑我在干什么违法的事情”&“007—一周7天每天晚上0点以后下班”的工作模式;从侧面看也说明我是一个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升和成长的人,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点;
2. 我也比较在意亲情,讲这点是因为人生规划以及事业抉择都和这点有关系,具体后面部分会具体论述;
3. 骨子里是个感性的人,但是多年的工作历练了理性思考与决策的能力;换个角度说有一定“不安分”或者“敢于冒险”的个性,但是又会结合理性的分析去做决策;
贰:有志者
接下来我开始系统性的分享事业抉择以及人生规划的一些思路,今天的分享核心内容是事业抉择,但是因为人生规划是事业抉择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所以也会分享到人生规划部分。
我认为事业抉择需要重点从上一阶段的处境与发展机会、人生的追求与规划、个人的基本状态—能力&心力体力&财力、爱人与亲人的态度、社会与经济的状态以及趋势5个方面去思考,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起来逐一分析一下。
一、上一阶段的处境与发展机会
为什么这点是影响事业抉择的重要因素?因为人往往在不符合预期的事业或工作状态下更容易产生变换的动机,当很符合自己预期的时候求变的动力是非常小的;但是这个因素一般都是不理性的或者说不应该作为主要动因的因素,因为能有很如意的工作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奢求、绝大多数时候换一个环境依然面临各种不如意;而且这类因素对于做大的决定不具备持续的驱动力,因为是偏被动的因素,只有追求主动想要的才更可持续;
就我个人而言,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在线素质教育类公司任执行总裁;由于众所周知的“双减”,整个行业的想象空间变小了很多、同时由于公司很难继续高速发展对于我个人提升的空间和机会也变少了、而且受前面两个因素的影响个人的成就感也会差一些。
二、人生的追求与规划
为什么这点是影响事业抉择的重要因素?事业是人生的一部分,做事业是为了拥有更好的人生而努力的,所以谈事业离不开人生的追求与规划;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人生的追求就像公司的业务方向一样是需要进行布局的,例如你3或5年后想要达到一种状态可以现在就开始去规划路线,然后一步一步去尝试和实现。
人生的追求虽然是经常被谈及的一个话题,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啥,尤其是对于相对年轻的人来说;我先分享一下我的阶段性人生追求,然后再讲讲我的一些思考思路。
我给自己定的5年后的人生追求是“45岁后能有越来越多的时间(理想的是30%以上)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例如陪伴父母、和爱人一起旅行、教育孩子、兴趣爱好上的投入。我得出的方式是三个:
2.1 想尽办法去梳理在几年后理想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办法主要包含和高认知的年长的人去交流、自己从一些维度去梳理、观察自己欣赏的前辈花心思与时间在什么上;
我曾经无法理解为什么很多从常规意义上看“财富自由的人”要依然拼命的打拼,后来通过和他们的交流逐渐明白人确实像马斯洛理论一样到一定程度会追求精神层面的,例如事业上的成就感、社会地位、甚至是不希望在爱人和孩子那里被只是看为一个有钱人;当然我个人在下一个阶段的追求还是“小我”的追求,离他们的阶段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自己去梳理的维度主要从在下一阶段做什么回头看不会后悔、可以持续让自己获得幸福感、需要尽自己该有的责任和义务3个方面;例如不在父母合适的年龄多陪伴他们回头看我们一定会后悔、和爱人一起多旅行就是持续可以让我们都获得幸福感的事情、多在孩子的教育上下功夫既属于不做会后悔又属于责任和义务范畴;
另外,我发现很多让我欣赏或羡慕的相对“自由”的人,会花很多心思和时间在兴趣的挖掘、培养以及enjoy上;兴趣爱好绝对是让人可以很开心的事情,可惜很多人的一生都没有太多去探寻兴趣爱好,也不见得是没有时间、更多的是没有意识和行动。
2.2 使用排除法去“证伪”,很多的追求其实是伪命题(不可持续或者不符合逻辑);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验证至少证伪了自己2个曾经的追求。
第一个是“和爱人一起做事业”,经过和一些夫妻一起做过事业的朋友交流、以及在自己身上的简单尝试发现对于绝大多少人来说夫妻一起共事过程能很愉快的非常罕见;这里边是有逻辑的,但是篇幅原因就不展开讲了;
第二个也许因为霸道总裁类的电视剧看多了,有段时间一直幻想有个超豪华的办公室;仔细思考后发现这种事情的成就感是不可持续的、可能过一月或者几个月后就没什么感觉了,但为了这种虚荣的东西背后却需要自己耗尽心力经营一家一直可以持续高盈利的公司;
2.3 结合自身情况实事求是的做取舍,人的能力、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想要的在一定时间内努力就能达到。
也许是因为自己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没什么机会接触音乐和艺术类内容,所以一直对艺术很向往、很想成为一个有高审美和艺术细胞的人;但很多能力是要靠天赋或者花巨大的精力与时间才能获得的,就像我这种五音不全的人想成为歌唱家几乎不可能一样;所以也慢慢放弃追求成为有艺术细胞的人了。
上面提到的人生追求里没有提到事业相关的,下面单独把事业部分的追求分享一下。
事业上的追求就是做自己真正喜欢且可持续的事情。
什么是真正喜欢的?我觉得至少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
1. 很长期一直向往的,这一点相对好理解就不展开了;
2. 过程中的愉悦是持续大于烦恼的;其实确认这一点挺困难的,因为大部分人的工作内容都是偏被动选择的、很少有机会能去尝试和验证自己喜欢的;同时表象喜欢和作为事业喜欢是两码事,例如我喜欢喝咖啡、有时也会想象开一家咖啡馆、但真的开一家时也许很快就会因为各种琐事而产生厌恶或者因为不擅长经营而整天苦恼;
我建议的确认方式是和对你想做的事情有相关经验的人去交流,获取好的和不好的方面供自己判断,抑或想办法做一些低成本的尝试去确认;
3. 不论大的还是小的成果都会有成就感,甚至能满足一些精神追求—例如赋能亲人或赋能社会;例如我在做事业选择时就会考虑是否未来有机会和家乡能做一些衔接,能给家乡产生一些价值。
可持续主要是指要有和想做的事匹配的能力,任何人不可能去持续做一件赔本赚吆喝的事,如果我们对于要做的事没有足够的认知或者短期内获得不了相应的认知那即使再喜欢也是不可取的事业追求。当然我们也可以做能力上的长线布局,就像我自己选择创业而不选择再次加入大公司或者其他中小型公司,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选择去布局自己从0-1创业的能力。
三、个人的基本状态——能力、心力体力、财力
3.1 任何事业的抉择一定得有匹配的能力或者至少跳一跳能够的着;
拿我自己来说,选择创业是考虑在以下几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能力:
A. 作为业务负责人做成过不同维度很有挑战的业务,具备了成事的系统性能力;
例如在负责UC信息流转型项目时,获得了创新业务&异地联合作战的管理能力;
在负责阿里应用分发商业化业务时,获得了在业务下行期&收购整合情况下逆势取得超出预期成绩的能力;在负责阿里集团TO G战略项目时,获得了TO G业务互联网+&几十个事业部联合作战的管理能力;
B. 有大厂几百人的管理经验且对相应的管理模式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有中小企业从0-1构建全局管理体系的经验、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有自己成体系的方法论;
C. 对行业判断、商业模式构建、产品打造、营销能力构建、服务能力建设、公司管理算是都有一定认知和经验;
D. 没有真正从0-1的创业经验,但这点就是需要下一阶段去锻炼和获取的;
3.2 对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在不熟悉领域探索&逆境中前行都非常考验心力,例如面对巨大不确定性是否能坚持、遇到非常糟糕的处境时是否能应对和坚持、面对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的质疑劝说关心等是否能有心力面对;
我是通过回溯自己历程中的考验心力的维度、数量、程度去做的评估,事实证明在多次面对业务或者个人巨大的心力考验时基本都比较好的承接下来了,最后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这给了我一份笃定;
只要面对新的事情或有挑战的事情,大量的时间投入基本是必然的,所以对体力也会是一个考验;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还好,但像我进入40岁后,身体明显不及2018-2020年在阿里007时的工作状态、甚至也不如2021年996的状态了,但是我相信通过提升效率是可以应对的,同时从心态上也不想构建一个特别卷的工作环境。
3.3 对于财力来讲并不是说一定需要有多少钱,而是说事业的选择和收入模式是息息相关的、收入又和自己的负债以及消费需要取得平衡;例如如果选择以合伙人身份加入一家创业公司一般都是低月薪加股份的模式,那么就需要考虑月收入和自己的情况是否匹配。
四、爱人与亲人的态度
爱人与亲人既能成为“贤内助”,也很有可能“拖你的后腿”;如果他(她)们不是真正能够理解和支持你的选择,你就不是一个无后顾之忧的状态,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决策上就会受影响进而做出不合适的选择;
具体对于爱人我认为需要对于最坏情况的接受程度达成共识;例如我和妻子对于我创业达成一致的就是2年内不成功且一分钱都没有赚到是可以接受的;对于亲人(主要是父母)我认为需要把选择的考虑讲透彻,例如你想要什么、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风险应对的方式是怎样的、需要他们什么支持,进而获得理解和支持;
五、社会与经济的状态以及趋势
任何人的事业选择都需要考虑大环境,至少会考虑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创业来讲更需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在我和朋友的交流中,大家对于接下来几年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大部分不是那么有信心,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去选择创业;我认同好的社会状态和经济环境下创业整体会更好,但未来会怎样发展以及什么时间是最好的谁能预判?
同时,不算那么好的社会和经济状态下,其实也是有很多机会的,只是达成目标可能会更艰难一些,但不是不能去做。
当我们无法去判断大环境和大趋势时,更主要的还是回归到“小我”去判断;我们结合前面说的几方面发现也许这个时间点就是自己最合适的时候那就大胆的去做吧、毕竟时间不等人,当然如果我们的事业和大环境大趋势是一个显性化的冲突就另当别论了。
叁:结语
收笔时发现洒洒洋洋已经写了五千多字,很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希望我的分享能在未来给你一点点帮助;顺祝2023年一帆风顺,大家都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