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个人行为还是社会性行为?影响自杀的因素有什么?自杀可以预防避免吗?带着这三个问题,我开始了阅读。
迪尔凯姆在文中的开头对自杀的定义是,由死亡者本身完成的主动或被动的行为所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机能—心理特性和外界环境是两种可能影响自杀率的高低的非社会因素。
一般我们认为自杀与精神变态,诸如精神失常、偏执、抑郁等情况有关,然而在迪尔凯姆的研究下,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他引用尤塞和莫罗.德.杜尔对精神病人自杀种类的划分,即躁狂症自杀、抑郁性自杀、迷乱型自杀、冲动型或自发型自杀。他主要用数据统计与分析,比较其相关关系来得出结论,结论是一个社会的自杀人数不取决于精神病人与嗜酒者的多寡。
如果自杀确实随民族的不同而变化,那人们就可以认为它同人的身心特征有密切的关系。然而,这种联系究竟存在吗?
在解释自杀与种族之间的关系中,迪尔凯姆否认了自杀具有遗传性,但他认为自杀具有传染性。他是如此解释自杀与种族之间的关系的:自杀者容易去模仿他人的自杀行为,比如其父母自杀了的神经病人或者神经衰弱者。他们对于自己的亲人的悲惨结局的记忆变成了自身迷乱或不可抗拒的冲动的源泉。在这里,迪尔凯姆也罗列了好几个例子来说明,的确令人感到惊讶,但相较于前面以数据反驳假设,这里的结论似乎显得有点主观。接着他又以自杀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在老年时期达到高峰这一事实来说明自杀倾向不存在遗传的可能性,进而否定自杀与种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当迪尔凯姆研究一个关系时,他先对概念下定义,确定关系范围,列出假设,用数据证明,得出结论。这里是值得学习的方法过程。
人们往往将自杀原因与某种因素挂钩,并下意识地以某种理由去简单的下结论。比如,在男性自杀率高于女性这一命题上,人们会轻易认为男性面临的社会压力比女性大。当人们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半命题”时,其实他们就默认了这个命题,然而却不去想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就单单是这个命题,本身就有问题。在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等等中,这个命题是否成立?在尚未搞清楚这一点前,贸然去作猜想,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在迪尔凯姆的论述中,我们总能看到在开头的一大段关于概念定义的解释,范围的确定以及各种相关条件的罗列。比如,在研究自杀与精神病态的关系中,他先将自杀与精神病态的定义分别阐释,以区别这两者。接着他又对精神病人自杀的类型进行分类。然后他才开始对自杀与精神变态进行数据上的统计与分析,最后才下结论。这的研究逻辑值得学习模仿。
在迪尔凯姆身处的时代与社会,大量的自杀行为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引起大家的恐慌与研究。迪尔凯姆作为社会学家,他去研究自杀的社会原因,并且也提出了一定的可行性解决方法,尽管有些我认为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但是从中学习的思想以及对策,不仅仅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有用,对于现在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现在的社会,似乎自杀的型式与原因更加复杂,其引起的后果也更加多样。特别是现如今网络愈发发达,也有许多有关自杀的新闻。最近的新闻是一个少年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不满,于是选择跳桥自杀,这引发了大众的议论,并且让大家更加关注家庭教育。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思考的问题是发布自杀新闻对于当今社会有何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杀新闻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媒体又应不应该隐藏自杀新闻?自杀青年化的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又该如何应对?现在我们讨论的自杀问题有很多是迪尔凯姆所处时代所没有面对的问题,我想,书中最值得借用的思想应当是从社会的角度去理解自杀行为并从中寻求一点解决的思路。这是读过本书后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