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提醒我们:对于年轻人的决定,一味地反对,可能造成最糟糕的结果。以爱之名,为孩子铺好了大人以为的花路,但是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都在惦记着童年时最初的梦想。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抛妻弃子在艺术之城踽踽独行,即使轮落为乞丐,也散发着逐梦之光芒。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放下所有,去追月,去发光。学生时代,懵懵懂懂的白衣少年曾想过以后要从事的行业。高一时想着做设计。高二想着做播音员。高考后,专业对比再三,最终没听父母的报会计、医生等建议,遵从内心,选择了广播电视学。大学期间当过实习记者,做过主持人。毕业后,做过编辑、播音。最后的最后,成为了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一路走来,自然是迷茫过,焦虑过,徘徊过,但是,此时此刻此地,我是知足的。
曾与两个初中生学生聊过,一个说她想当老师,一个说她想研究气候。第二个女生,谈起气候变化,张口就是北极冰川融化、各国家针对气候变暖的一些措施。我想,她对未来是明确的,我称其为“十五不惑”。当一个人对未来充满期待且愿意为梦想奋斗,难道还需要家长、老师苦口婆心、整日念叨、事事操心吗?这个孩子中考成绩名列前茅。
孩子啊,你以后想做什么呢?你现在该做什么呢?找准时机,与孩子聊聊。抑或是,让孩子多尝试,多了解,他自自然然会走在自己的人生路。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郭继承教授在《直面人生的困惑》中反复阐述中国人历来自强不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不可一味地向外索取,而因扪心自问:自己是谁,该做什么,该走向何方。正值暑假,休息之余,多尝试者几人?阅读者多少?每逢开学,吾诚惶诚恐。
人生海海,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孩子,若孩子能在游戏中成长,在失败后平复心情再出发,在放松之余还记得自己将去向何方,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