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段话:“办一件事,假设只有40%的把握,如果停在那里不动,就会慢慢变成20%的把握,最后变成零。但积极争取可以将其变成60%、70%,最后将事情办成。”
让我想起有个著名的【72小时定律】: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时,就必须在72小时内开始行动,否则拖延下去就极有可能不了了之了。
----【书朋捡话】
阅读需要每天坚持,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要相信坚持和积累的力量。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1893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刘书朋。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书是:
《声誉:我有关声誉、财富和权势的简单思索》
作者:唐诺
本名谢材俊,一九五八年生于台湾宜兰,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
本书内容的简单介绍:
人们在本雅明死后多年才一拥而来的那些赞誉和崇拜,要是能够分一点到他生前,本雅明就不必如此狼狈一生,也不用四十几岁就绝望自杀于法西边界的比利牛斯山区。当然,能救援他的不直接是声誉,而是声誉带来的可换得的东西:一些钱,或一本护照。诸如此类的故事还能想到许多,比方梵高,还有爱伦·坡。
声誉只是一根绳子,它本身也许毫无价值还带点做张做致,但它系着很多有价值的人和东西。唐诺全新作品《声誉》,这一趟有关声誉、财富和权势的简单思索,真正关怀的是声誉如今的模样和处境而已——由财富统治的世界和由权势统治的世界,哪一个是声誉比较困难的当下处境?
认定这是本小册子,把自己限制在一般常识层面上,用常识性材料工作。这回引述的书,像《瓦尔登湖》《基督山伯爵》《高老头》《环游世界八十天》等一般读者尽可能有印象的书。唐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努力把一个个四下散落的常识试着聚拢、连缀起来,填补其间的空白,尽可能夯打结实,并希望它们各自“回到”自己较恰当的位置上。
书评是从不同角度了解一本书的重要方式,
一起看书评:
①
推荐一本最近读来最爽快的书,唐诺的《声誉》,一来,这是一本“小册子”,文章很短,终于不再是什么想当水手的康拉德如何写出了《黑暗之心》,或是海明威《渡河入林》其实也挺垃圾得那种大段剖析,很短一篇,利落读完;二是唐诺老师终于写点钱啊权啊名啊利啊货币金融学之类的,不要老是迷宫中的将军和小径分叉的花园,看得也有点疲劳。 当然还是唐诺老师的风格,一会儿猫啦天心啦儿子谢海盟啦,拉拉杂杂,反正我是很喜欢看这一类,闲逛着读书那种感觉。
②
活在眼前由财富权势统治的世界里,心神难免混沌摇摆,不时地困惑、怀疑、犹豫、懊恼……而唐诺和他笔下那个应然世界让我得以超越一时一地的困难,望向一个虚空的国度。他很清楚自己翻来覆去表达的东西,或许没几个人听到,或许听到了也难以践行,但他还是孜孜不倦地写下去,只是为了“在实然统治的乏味世界里,奋力留一点应然的东西”。他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坐在某间咖啡馆的桌子前写作,没有智能手机,不用社交网络,这件事本身就足以穿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实,带来一种“奇妙的、低温的、近乎透明的宁静”。最后稍作辩驳,作为编辑,我很少从语法角度细究他的语言,因为他的语言从属于他的思想,在强大而美丽的思想统摄之下,那些长句自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独特节奏(《尽头》最为突出),以至于个别文句的瑕疵变得微不足道。
③
第一次读唐诺,果然迷一样的遣词造句方式。想起十三邀的采访场景,倒也果然是文如其人。中间部分稍微有些散乱,思考飘得太远,已非“声誉”之论述所应有的面貌,但难得在后面仍葆真诚,直抒胸臆的许多段落里有不少闪闪发光的瞬间,如对“整体”的把握之重要,东亚社会似不可逆的单一经济人属性,时间延展与抓住当下的辩证。这样的文字总是很轻易地给处于焦虑中的创作者一些刺激,或是一些抚慰。至于如何化为实践,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④
熟悉的跑野马,跟着唐诺随意瞎逛顺带着有那么一点反思就可以了
⑤
“人们愈来愈把幸福单一赌在物质上,这有其道理,但显然并不够。”
以上是朋朋整理的书评,
仅供参考。
每本书都有祂专属的信徒,
通过上面有限的信息,如果你已经对这本书好奇、感兴趣了,
去读一读,看一看吧。
看过后可以来这里留下你自己的书评。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ISBN号】978-7-5598-2799-9
【中图法分类号】I267.1
【主题词】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今天的推荐就到这儿,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