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科学。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
● 我们如何构建我们的世界?
● 我们的社会直觉如何指引我们,而有时候又是如何误导我们的?
● 我们的社会行为如何受他人、我们自己的态度和性格以及生物性的影响?
● 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是如何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其他研究领域中的?
01
我们如何构建我们的世界?
我们总是想要对我们身边的行为进行解释使其变的井然有序,但是由于个人差异,你我之间的想法不同,所以在面对相似的情境时也许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
比如说中国高校的C9联盟,确定了前九名后,在这个联盟之外的好学校很多都认为自己就是第十名,甚至会有不同学校的学生对此排名进行争辩,事实上可能是这个学校的历史学更好,那个学校的物理学更好,并不能进行完全的区分。
结论是:客观现实确实存在,但我们在观察时总会带着信念与价值观的有色眼镜。
我们对自己的信念也同样重要。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前途抱有乐观的态度?我们是否认为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我们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还是矮人一头?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我们如何建构这个世界,如何建构我们自己,这是极其重要的。
02
我们的社会直觉如何指引我们,而有时候又是如何误导我们的?
社会直觉通常强大但有时也危险。我们的直觉影响我们的恐惧心理、印象以及人际关系。直觉会影响处理危机的总统,牌桌上的赌徒,裁定罪行的陪审团,以及评估应聘者的人事主管。这样的直觉随处可见。近期心理学家也意识到思维更多时候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所知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而人们对自己的直觉也经常出错,我们总是太相信自己的记忆力。也经常错误的解读自己的心理,比如减肥中的人总是认为一个月之后自己会瘦几斤而去买更小的衣服,还有人会想如果现在失业了一年后我的生活该有多么的糟糕,诸如此类直觉误导我们的问题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所以在多数情境下,快捷的直觉式判断方式虽然可以足够满足我们的需要,但在需要准确性的情况下,我们最好用批判性的思维来抑制直觉冲动。
03
我们的社会行为如何受他人、我们自己的态度和性格以及生物性的影响?
外部的社会力量塑造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关联,社会关系对人类而言非常重要。但在某些情境所具有的的影响力也会使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态度的行为,比如在纳粹的淫威下,士兵们一个个都变成没有“感情”的“刽子手”,而另一些情境也会带来高尚的行为。人的行为总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内在的态度和性格倾向影响行为——我们并非被动的“墙头草”,内在的态度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比如我们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会影响我们帮助他的可能性。性格倾向也会影响行为,面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映。
除此之外,人是天性与教养的产物,那些遗传而来的天性会促使我们做出一些本能行为,比如繁衍生息。心与身是统一的,我们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04
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是如何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其他研究领域中的?
从大的方面看学者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学知道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的原理对人类的健康福祉等,从小的方面看社会心理学完全是关乎我们个人生活的:信念、态度、社会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