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以咱们千里跬步小组的第一个集体活动就在12月12日举行啦,也算是真正迈开步子咯。
【收获】
1、看到了大家的分类,很用心也很细致,觉得自己还需要好好提升。当然,其实如果没有这次活动,我的分类估计是还没有完成的,所以可以说小组拯救了还没开始就已经崩盘的自己;
2、尝试了做会议记要,大一时在文案部还干过这活儿,现在重新捡起来挺开心的。虽然事后发现我记的还不如严哥的回顾详细(#)。
3、见识了加一的主持和场控,非常棒,对自己以后担任组长的活儿充满了期(dan)待(you);
4、了解了大家的基本情况,对彼此也都更加熟悉了。要忙三七二一超有大局感的严哥、马博士、还在念书还要考研的嘉琪和冒冒、回顾做起来超级仔细认真具体周到的加一,还有北京头牌小生老师。
【感悟】
1、输出太考验功力了!好几次稍稍冷场的时候都想着要不要来说点什么呢?可自己全然没有准备,又没有经验,只能放任不管,幸而加一给力,都马上接上了;
2、精力是一回事,能力是另外一回事。现在自己可能有所期待,投入精力又有限,能力更是不足,才会如此懈怠。
3、对小组有了新的认识,原先可能只是想着大家能共享资源什么的,激励机制也没想过怎么实现。今天看到明白,你享受到的福利可能是别人辛苦劳动的成果,而他们在这辛勤劳动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你在坐离其成的同时也在原地踏步。
【改变】
1、改变了我对揩油活动的态度。接下来要全身心投入,一懈怠就想想小伙伴,想想头牌和热门的同学们。成长无极限,只要自己想。
2、小生对于分类的见地改变了我对分类的看法,他是站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再回头看。其实分类只是工具的一种,就好像真的剑客是不在意手中到底是铁剑还是木剑,因为他都可以用其克敌制胜。
【行动】
1、修改分类内容。
附:
一起胜利加薪小组12月讨论会记要
主持人:加一
记录人:丽婧
嘉宾:小生
主持人介绍讨论会流程,分为自我介绍、章程讨论、分类专题讨论、Q&A四个部分。
进入第一部分——自我介绍环节。小组成员加一、丽婧、嘉琪、严哥、冒冒、马琪分别进行自我介绍。之后嘉宾小生进行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结束。
开始第二部分——章程讨论环节。主持人介绍具体内容,分别为:
1、小组章程确认
2、小组组织机构确认
3、小组章程,包含小组周度例会、小组月度讨论会
在第2部分存在两个问题:
1、冒冒12月份考研白热化,可能不能担任组长。
2、马琦、严哥因为3721的关系,已经有很多成长机会,并且精力有限,考虑不担任组长。
经过大家协调,暂定解决方案:大家都担任组长。但冒冒担任组长的时间调整。
在第3部分有两个意见:
1、佳琪建议:建立Q群,方便共享文档;
2、大家建议周例会时间从周日晚上改到周六晚上。
处理方案:一致同意,组长将修改内容更新至小组讨论会规章制度中。
章程确认通过。
开始第三部分——分类主题讨论环节。
加一、丽婧、佳琪、冒冒、严哥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的分类,冒冒提到了考研分类的比重,严哥提到要加大身体、家庭比重。马琦介绍完自己的分类后,再对加一的分类进行了提问,因为加一的分类很细,时间开销记录非常具体,关于成本的考虑问题;另外还对丽婧、佳琪的分类单调表示可以先做,再根据收集的情况进行的改动,对严哥的个人品牌提出意见。
小生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分类,更多提出关于分类的理念:年分类是动态的,并非是终生的,只要满足全覆盖、不重复的原则即可。最重要是合适自己。
加一回答马琦博士的提问:确实耗时比较多,但收获一样多。
讨论结束。
最后是Q&A提问环节。
加一提问:分类素质下的思考,具体是怎样处理的?
马琦回答:老大是将灵感一闪的内容进行记录,在次日进行深度、广度上的深化、拓展。因为事实也证明,我们实际操作的行动其实花费时间不多,反而在思考上耗时较多。
小生补充回答:老大的段位比较高,所以适合这种方式。他本人因为没有完全把整段时间拎出来做思考的习惯,所以并不单独设定思考的分类。
严哥提问:对于素质的分类理不清,工作、学习会有重叠。
小生回答:自己的经验是工作、生活分开,工作内的学习全部属于工作。对严哥的建议是可以三个月进行一次小调整。MECE原则也只是一个原则,不求完美,先看效果、执行。
马博士关于小组机制建议:因为组长任务能起到更大的鼓励作用,调整成每月一次,全员通过。调整为:冒冒3、4月,佳琪1、2月。其余人随机分配。
严哥提出建议:现在小组大体概念、方向有了,执行的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落实。比如云协作、共享盘都都需要准备。全员同意,等到需要时再执行,有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冒冒提问:是否需要在前面几个月设置建立小组体系的目标。
马琦回答:等明天上课完制定出具体任务后再结合大家的目标进行设定。
主持人宣布讨论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