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述的书籍是《思考,快与慢》,讲述这本书的精华内容之前,我先带大家了解一个真实而伤感的故事。
2017年央视《等着我》栏目,帮助一个孤单的姐姐找到了因拐卖而丢失多年的弟弟。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90年,这姐弟俩的父亲吴世元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女,坐火车准备去山西,与在那儿打工的媳妇儿团聚。
在经过武昌火车站时,不幸钱包被偷。他只好带着一双儿女,先找一家餐馆打工,计划赚够路费再带孩子去山西。
恰在此时,一个自称是老乡的人故意接近他,慢慢套近乎,因为见这个人也在附近打工, 逐渐脸熟了,吴世元就放下了戒备心。
一次,吴世元有事出去,拜托这个老乡帮他照看下孩子,谁知就是这所谓的熟人老乡拐走了他的儿子,一去不复返。
最让人痛心的是,这个父亲历时两年东寻西找,找不到儿子,面对绝望难以承受。他把女儿交给爷爷奶奶后,竟然选择和妻子一起结束了生命。
好在多年后,姐姐在社会多方帮助下找到了弟弟。
拐卖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但今天提起这个事,我是想让你重点关注一下,弟弟被拐这件事完全是因为父亲轻信了一个所谓的熟人造成的。
而人贩子先混个脸熟就轻易得手了,这在心理学上叫曝光效应。
事物反复出现、曝光就会引发认知放松,进而更易被判定为可信的。
曝光效应正是《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所阐述的一个概念。
此书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以颠覆我们认知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大脑机制中思考的快与慢,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如果不了解大脑系统的神奇,我们往往因为非理性判断而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这本书以解读大脑如何思考为重点,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一、解读思考 新鲜视角
说到这儿,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做事情比如跑步、穿衣、挤牙膏等几乎不用思考,本能就会。
而让你计算28×35得多少,你可能就要思考一番,想着乘法计算的过程才能得出结论。
这就是思考的快与慢。
你可能要问这思考的快与慢有什么意义,何必管它呢?
作者集多年的研究告诉我们,思考的快与慢,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学问,关乎我们的生活。
思考的快与慢,实际上是大脑中两个系统作用的结果。
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两个思维系统,作者把它们命名为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
系统1像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类似汽车的自动驾驶,会根据生活经验,轻松完成,如端杯子、扇扇子等的动作不费脑力。
系统1还会觉察简单的关系,如观察杯子的外形是不是一样,弟弟比哥哥矮一点,还会计算简单的加减法,比如8+3等。
而系统2则相反,对于27×56这样复杂的问题,系统1蒙圈后,就移交给系统2处理。
系统2接到系统1求助后,就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解决。此时人们动用系统2,瞳孔会放大,屏蔽掉其他事,耗费很多能量。
系统2十分谨慎,具有推理能力。它也可以处理多种任务,这就决定了通过系统2得出的结论更靠谱。
就像你散步时可以天马行空地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这时如果有同事打来电话告诉你,领导要你当天整理出部门的汇报材料交上去。
你可能就得马上停下脚步,集中精力,想一下这件事该怎么交差,启动了系统2。
系统1是24小时全天候值守,没有关闭机制。只有遇到违反它常识的情况,它才会求助系统2,激活系统2。
那么系统1与系统2是怎么配合的呢?
系统1是主角先出面,系统2是配角负责解决难题。能系统1直接解决的,大脑绝不多费一分努力。
系统1的直觉思维成效可以说是有喜有忧。主要看判断准确否,判断对,见效快,判断错,难免就是失误和跑偏。
在熟悉的情境中,特别对于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他采用的套路大多是精确的,预见也是准确的。
书中举了一个消防队救火的例子。指挥官带着消防员冲进浓烟弥漫的厨房,灭火刚开始,指挥官喊道:“全部撤离!”,撤出的一刹那,厨房的地板轰然塌陷。
千钧一发之际,指挥官感到似乎哪里不对劲儿。所以他让大家马上撤退,原来一股热浪烤着指挥官的耳朵,让他凭直觉感到现场不对劲儿。火源果然来自厨房底下的地下室。
他的直觉思维救了他们。
但是系统1也会因经验而存在成见,所以经常犯错。
系统2虽然能抑制系统1因直觉反应产生的冲动,但它通常把关不严,不加验证地同意系统1的解决方案。
这样就导致我们的很多决策是依赖系统1的直觉反应,而不是系统2的理性分析与计算,但对于这点我们甚至一无所知。
系统1像《西游记》里的八戒,率真而可爱,有时也好心办坏事。而系统2像悟空,不轻易出面,如果出面了就会综合判断,识破白骨精等妖魔鬼怪。
因此系统1与系统2的配合,可以说既有精彩又有不足。若配合恰到好处,处理问题就高效。
但有时系统1的判断,系统2往往不加验证地同意,便会出现大量非理性判断的情况。
二、概念有趣 出人意料
《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作者在详细介绍了系统1与系统2的思考原理后,便煞费苦心地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概念。
并用这些概念来解释直觉思维的缺陷。
这些概念看起来很陌生,你先别蒙圈,通过事例进一步理解,可能会使你感到惊讶。
第一个峰终定律
作者的发现来自一个实验,就是很多人去医院做直肠镜的检查。
这种检查是有一定的痛感的,每个人都希望插入直肠镜的那个疼痛过程,早点结束。一般人那个疼痛大概持续10分钟左右。
实验时一组人在10分钟左右医生就把肠镜拔出来了,另一组人过了10分钟后,那个医生出去办点别的事,等医生回来才把肠镜拔出来。
这时你猜哪种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我们可能都会觉得当然是肠镜晚拔出来的那组人,他们是10分钟很疼,再加上晚拔那一小会儿的疼。
实验结尾调查这两组人,哪组人以后肠胃生病更愿意回来做肠镜,竟然是刚才肠镜晚拔出来的那一组人。
这就是峰终定律,就是一个人评价这个东西的痛苦程度,最重要的是看结束时的感受,中间所承受的过程人们会忽略掉。
在结尾时他所承受的那个痛苦的程度,才是真正决定他对这个事判断的依据。
就如同看一部电视剧,如果结尾很烂,大家就对该电视剧评价不高,这是人的非理性判断的一种现象。
第二个曝光效应
前面我以一个父亲对人贩子的认知放松,造成孩子被拐的事例作了说明。
靠系统1的直觉思维,对熟悉的东西,人就更容易达到一个放松的状态。
卖保健品的那些人不辞辛苦,去找咱家老人,呼爸唤妈,来来回回几次,就把老人动员得甘愿掏腰包了,这就是典型的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本身无好坏之分,在于我们了解它的存在,我们的判断就多了一种思考的角度。
第三个启发性问题
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普通人喜欢把复杂的问题,替换成简单的问题来处理,而偏离了问题的本质。
也就是说,我们面对复杂的问题不知所措时,大脑就会自动把它转换成一个简单的问题,仿佛就解决了。
比如问你,你对一年来的生活满意吗?启发式问题就是可以换成我现在的心情如何,我现在的心情好我就满意。
或者问你,使用地沟油的餐饮商家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该受何种惩罚?
这本身是法律问题,不好回答,换成老百姓的口气,就是想到不良商家就非常生气,大都会说这些人就应该枪毙。
此时愤怒的态度,就是典型的用简单的问题替代法律问题的例证。
生活中有特别多这样的现象,普通人在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直接就用简单替代复杂。
比如看到一个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好工作,没赚到钱,就得出“读书无用论”的结论等等。启发性问题造成的这种偏见需要我们警惕。
第四个锚定效应
心理学家在商场做了一个实验,罐头打折,第1次只写打折,第2次在写打折的同时标注上限购12罐。
12这个数字就是一种心理上的锚定,锚定之后,就发现第1次只写打折,平均购买量不到3罐,而标注限购12罐这一锚定数字之后,就发现平均每个人买了7罐。
原因就是这个锚定数字引导人向锚定的方向走。
锚定效应在谈判场合或者买卖议价时出现的频率高,往往先提出锚定数字的人更占优势。
所以逛商场我们心里要先有锚定价格,而不是跟着商家的锚定价走,才不至于被忽悠。
第五个效用层叠
就是一件事如果被炒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热,这件事的影响就会扩大,带来整个社会在情绪上的叠加反应。
作者举了一个苹果事件,果农和果贩子为了使苹果看上去光鲜,在苹果上喷了一种药。
后来有个组织说那个东西有毒,导致了人们对于所有苹果的抗拒,导致人们开始怀疑各种水果,这件事在美国闹得很大。
人们这样以偏概全就是这个世界的效用层叠带来的非理性判断。
在互联网时代,效应层叠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第六个回归均值
说到这个概念,不知家里有中学生的父母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好,你很欣慰表扬了他,但没过多久,下次考试他反而不如这一次。
你感觉他退步了又急得不行,要么批评他,要么和他谈,果然下一次他成绩又提高了。这时你一定以为,表扬他,他就骄傲了,批评他,他就觉醒了。
殊不知心理学家的说法,是孩子的成绩回归了均值,不是表扬和批评的结果。
就像体育解说员解说网球。说某个球员今天球打的好,明天可能会有回落,这也是说这个球员的成绩明天可能会回归均值。
理解以上这些新鲜概念,可以使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事物有更清晰的认识。
使我们在对人对事时,知道自己的大脑系统1单靠直觉判断的缺陷在哪里,便于适当控制系统1而尽量多调动系统2,从而做出更接近理性的判断为好。
流浪地球有句台词说:“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但是看清些,总比不知道要好。
作者说我们的大脑既是上帝的杰作,也是上帝最糟糕的作品。
对于这本大部头的学术著作,里面的概念及案例分析极其丰富。
我们选了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一些概念切入,帮助大家了解这些概念背后,是系统1导致的非理性判断的存在,也是在你面前打开一扇了解自己的窗户。
刘伯承元帅曾说过,“五行不定,输个干净”。
三、学会应对 减少跑偏
知道了大脑思考机制的直觉缺陷,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一是了解直觉思维的存在,是我们克服非理性判断的第一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扩大认知视角,才能尽可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生中直觉思维是不可少的,交给系统1打理的有些事是值得享用的,但对于重要的事情三思而后行,避免非理性判断的错误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是有意识地排除干扰性暗示信息,比如数字锚定、曝光效应等,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态度来应对,以防止上当受骗。
三是努力养成参考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一个团队思考问题的角度多种多样,广泛听取意见,决策往往更趋于理性。
四是特定情况下需要去相信专家。那什么是特定情况呢?
作者强调:第一,在一个可预测有足够规律可循的环境中。第二,在经过长期训练和学习这些规律的人面前,专家的作用就能够发挥出来。
比如医生、运动员、消防员就是专业人士,还比如下棋、打牌等都肯定得听专家的,因为它有一套完整的规律放在那儿。
而相反像股票、政治、房价、算命、人的发展,就属于非常难以预测的东西,就不要相信所谓的专家。
五是可以事前验尸,事前验尸这个概念的意思就是预先设想失败结果,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此来充分抑制乐观偏见。
网上说马云经常带员工开一个会,叫阿里巴巴是怎么倒闭的。马云这就是预先设想失败和思考如何应对失败,这就是事前验尸的方法。
他明白当你的企业在高峰时就应该未雨绸缪,想到它跌入低谷时该怎么办,用这样一个事前验尸的方法来纠偏,减少因过度乐观而带来的决策错误。
《思考,快与慢》是很烧脑的一本书。大脑系统所带来的心理效应及由此产生的直觉缺陷,作者在书中一一列举。
仔细体会大脑系统1和系统2的思考机制 ,会感到既新鲜又很有意思。
我们明白大脑系统1带给我们简单便捷的同时,也会因简单便捷的直觉思维,产生直觉缺陷。这种直觉缺陷会带来非理性判断,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这也正是这本书,揭开大脑思考机制的奥秘,带给我们的新认知。
这奥秘如同一块认知芳草地,走进去才会发现,原来是这样。
不读这本书,我们对自己的非理性判断,可能全然不知。
所以今天我们是幸运的。
知其书,达其理。愿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注意到思考的快与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