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言风语1275:教师的职业规划
昨天参评正高级教师进行讲课答辩,我去年也参加了这样的过程。为什么是他们?
教师的一生,20岁左右开始工作,到55或60岁退休,其职业生涯差不多有30-40年。试问真正能对自我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有几人?
无需要,无计划。人生需求的高度便是计划的高度。所以,谈及教师人生则更多地指向于人生的需求,或处于某阶段的需求。在这里,我们借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即人的五个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来阐明这个问题。纵观人生的需求,大多只停留在最前面的三个层级。前面的三个层级,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生存状态下最基本的需求。教师作为特殊人群社会寄予很高的期望,但现实是更多的教师一生的需求只停留在前面的三个层级,并为此忙碌着、奔波着,结果碌碌无为,平庸一生。在这里,需要老师们理解的是,我们并不是指责,而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本是有着特殊使命的教师,却将自我的需求降至普通人群的需求,怎又能不从特殊走向普通呢?
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创始人、山东省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齐鲁名师郑立平曾说:成长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不管哪一种途径都必须建立在教师内心具有强烈的主动学习欲望的基础上,才会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他给自己的教育人生设计了八个“五年计划”——
郑立平指出:我们要给自己一个比较符合实际又有挑战性的定位,同时,从时间和项目两个角度,把职业生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的目标和具体任务。发展目标要突出自己的状态改变,切忌空泛,必须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和自我惩罚措施;既要按任务驱动去订规划,又要形成自己真正的“自我需求”去规划自己的发展,把规划变成“承诺”,让“承诺”变成行动,用行动创造结果。
郑立平老师和我们一样,20多岁站在了讲台上,但他成为我们现在无法企及的光一样的人物。一些教育大家、名师幸福快乐的教职人生,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长足迹,是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每年计划时,都会用长远的观点去谋划,把专业成长的N个计划与一生的幸福结合起来,将幸福的种子融入其中。所以,他们所规划的是五年、十年、二十年、二十五年,甚至是一生的成长和幸福。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平庸、颓废、迷茫,还是成功、幸福、快乐,不仅取决于环境、机遇或他人的影响,更取决于自己是否具有职业规划的意识与管理能力。亲爱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能静下心来“规划”一下自己,是否认真思考过一些简单却深刻的问题:今日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明日的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如何由“旧我”羽化成“新我”,其方法和途径是什么?是否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地设计着自己的专业成长理想?是否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愿景并孜孜以求?
你今天站在哪里不重要,你下一步迈向哪里非常重要。你今天是个什么样子不重要,你明日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很重要,所以,做好职业规划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着你明天的位置和成就,决定着你一生幸福指数的高低。
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鲜活的例子。很多处于同年龄段的人,从同一所学校毕业,具有同等的学历,甚至差不多的才华,刚开始一两年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都是职场“菜鸟”,然而5年、10年后,他们之间的距离就会逐渐拉开,有的阳光十足,小有名气;有的灰头土脸,处处碰壁。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其差异表现在——方向不明,无计划意识与规划能力。
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有较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结果显示,3%的人25年来都不曾更改过目标,他们朝着目标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
人生每个阶段也应该有清晰地目标。目标是我们思想提升的一种高度,是我们日常工作反思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前行的一根标杆。适切的规划和树立目标会使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诗意,人生遍布幸福芬芳。
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开发,只要起航,永远都不晚;只要心中有计划,只要向着目标勇敢地迈进,相信自会有进步,自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