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的签名是never walk alone,从他不间断的动态来看,他骑着自行车去了很多国家,有时候很跟一群队友,有时候是独身行动。而且好像已经持续五年之久了,一度让我误以为他的签名是never work。
就算老张never work我也不会奇怪,在多年前他对高尔夫投入时,每到周末他就会出现在我们球场,听他说过已经为公司培养出一批人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用打电话给他,所以他今天能够全身投入自己的爱好,也是年轻时付出的努力。
得益于当今的网路发达,我虽离职多年,老张的兴趣也从高尔夫转向骑车,当年的客户,变成朋友圈的朋友,除了“点赞”之交,有时候也表达一下观点。
老张的朋友圈的照片日益精湛,图片中不光有各国各地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奇闻趣事,还有一些对自己的磨炼,常常看到他或队友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在险峻的山路上受挫,在凛冽的寒风中坚持。
今年老张在中国骑车。在他的动态里面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
比如有一天,他写道:
Singapore - Beijing (final part ) 从开始 Bike Touring 到现在己经有95天在路上了,今天是最艰难的一天,山不高但坡很斗,不是give up 这么简单而是崩溃。在山中挣扎中忽然间百度地图和手机讯号罢工又發瘋害我在深山里团团转,一个人在荒凉的山中迷路又无助我真的决定騎完北京就收工了。最戏剧性的是到了休息站才發现相机忘了在洗车的工地,狂騎回去问个个都说没看到,我立刻不假思索丢下1000元说谁找到有赏,15分鈡后物归原主,还给我那人说儍瓜相机不值那么多钱,我想当然在你手上就只是个傻瓜相机。
我当时的反应是,姜还是老的辣,深知人性的弱点,钱果然是解决问题的利器,还好用钱找回了装满记忆的相机。
而对他这种极度耗费体力跟耐力,又有迷路受困的危险的运动,挑战自己,刷新了我对他的印象。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过上舒适自由的生活而努力,这期间会吃很多苦,受许多罪,为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似乎这都是应当。当有一天已处于舒适区的人能够走出那个曾经努力得的生活,去挑战显而易见的辛苦和孤独,这极具勇气。
有时候会不明白有些人会自虐,好生活不过,去挑战大自然,原来那些战胜自己,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是物质生活不能给予的。
又有一天他写道:
Singapore - Beijing (Final Part ) : 看到只剩下1863km 就到北京了,精神为之一振。到了休息站唯一的guest house 是间家庭经营的旅舍,前台两个小妹非常欢迎我,送我吃的又喝的,阿姨和媽媽也围过来问长问短,说我非常了不起,最后看到我passport 的出生年龄,她们把婆婆也一起叫过来了。
我看了后就笑喷了,这种暴露年龄的方法也是让人醉了。不知道那位婆婆有没有受到鼓舞,从此是否也有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
Singapore- Beijing (西安-渭南):雨来的不是时候,已進入关中平原,想感受一下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漫天风沙的情景,却只見到漫天细雨,滿地烂泥。這一段从峽西西到东360公里的地下共埋葬了50多位历代皇帝,还是小心一点好好騎。
只有行动过的人才能在风中写出如此轻松幽默的旅程经历,精彩的人生从来不是幻想出来的。
一向觉得“理想梦想都是别人实现的”,现在实现梦想的就是那个曾经跟你有过几面之缘的人。感谢朋友圈的老张,近距离的感受到实现理想的快乐。
对了,叫他老张是因为他曾经是球场的老顾客,他并不喜欢别人说他老。
老张,文艺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