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昨日带着笑宝学习了这首儿歌,念着念着,突然发现第二天便是腊月二十三,于是我非要带上笑宝驱车百里回到娘家,只因我妈家厨房里还有那么一座经年土灶,而我奶奶总要在这天举行送灶王爷的仪式。
土灶,相比起当下的燃气灶台是有根基的。它是由土砖垒切而成,下接地气的。土灶总能带给我们乡土气息,那是电饭锅烧不出的锅巴的香脆,是电压力锅煮不出的红薯的焦甜……
土灶,是神圣的,承载着乡土农村的精神慰藉,是上接人性的。
小时候,奶奶总是提醒我不要在灶旁乱闹,连在灶台旁吃东西都是不让的。而且一年中总有几个特殊的日子,奶奶要在洗澡换衣后,往灶上的壁龛里摆上瓜果等食物,接着在灶边烧些许纸钱,有时把一张花花绿绿的抽象图像竖在上面。奶奶人矮,往往够不到壁龛,但是她说不作兴爬上灶台的,于是改用板凳垫脚,不过板凳的摆放也是有讲究的,不能放在灶的正前方,要放在侧面。问及为什么要这样,奶奶只悄悄答话——拜灶王爷。
灶王爷是干什么的,奶奶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毕竟奶奶只字不识。直到读到了《灶王爷》这本绘本,我才恍然大悟,奶奶所做的一切无非都是在"贿赂"灶王爷。因为灶王爷就像是监视器,他能够洞察家里的一切,谁要是想使点小计谋,总逃不过他的眼睛,更要命的是,腊月二十三他还要向玉皇大帝汇报家家户户的点点滴滴,怎么能不讨好、不敬畏?
故事里的小孩子就因为看到灶王爷放下了想要偷吃的食物;故事里的爷爷奶奶刚想要吵架就发现灶王爷在盯着他们,于是停歇了口角;故事里的邻居之间免不了家长里短,说三道四,奶奶愤愤不平,回到家刚想埋怨邻居,就想到灶王爷在看着呢,马上噤若寒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庭去回报一年的情况,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只说好话,于是爷爷奶奶要用糖瓜来填灶王爷的嘴以此来甜灶王爷的心,这不就是"贿赂"吗?
这一幕幕是那样的可爱,尤其是用糖瓜粘灶王爷的嘴不让他说自己家里的坏话,实在是可爱,因为大人怎能想出如此这般幼稚的方法?但却又幼稚得那样自然,这不就显示了乡土人民的质朴与单纯吗?
这一幕幕是那样的清新自然。灶王爷就像是灵魂的净化器,总能够荡涤人性中的恶。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够因他得到洗礼。我的奶奶也敬畏着灶王爷,并用一辈子来实践。虽然灶王爷是天庭的芝麻小官 ,于人有益就是“大”!
其实,"举头三尺未必有神明",何曾有灶王爷的存在。存在于心的只不过是一份良知,是一份对万事万物地敬畏。有了这份敬畏,乡土中国便会少一点恶念,多了一些和谐。
我要笑宝在看完绘本《灶王爷》后,观看送灶王爷的仪式,出发点便在于此,希望她从小心存善良,敬畏人事。同时,我也希望她能够感受到乡土中国的气息——人,总要有点根基。现代化的家庭教育也应该承担起一部分传承文化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