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暑假生活之上
下午时分,太阳偏西,火热的天气也降下来了,大人们扛着锄头,挑着扁担出工了。乡下的孩子也不能闲着,他们三俩一群,邀约着一起去山上割草捡柴。
他们会牵出自家的水牛,背着背兜,往山顶上走。几个孩子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他们会一直牵着牛往山顶上走,那里有几个平平的山坡,没有庄稼,全是一些杂草坪。到了山顶,他们会把牛放了,让它自由自在地在山坡上吃草。
小伙伴们可不能闲着,他们会快速地割牛草,捡柴火,背兜里装满了。他们会找一个隐藏处,把背兜里的牛草倒下。他们会继续钻入大山里,快速而又麻利地割草,几个小朋友总是很自然地形成竞争对手,她们可不想让别人说自己笨手笨脚。那时,只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还有不时传来的尖叫声。
“哇,我的手又割掉了。”
“快来,这里有个蜘蛛网,缠缠就没事。”乡下孩子,割草时把手割到那是常有的事,大都也不以为然,自己用嘴巴吮吸几下,吐出几口污血,用树叶包起按压一下。她们还不时着急地揭开树叶看看血是否已经止住,生恐迟割了草落后于伙伴们。
“啊,这里有洋辣子!哇,好痛啊!”
“快捉住它,别让它跑了。”
活辣子,又名豁辣子,毛辣子,洋辣子,各地叫法不一。它是一种躯体像树叶颜色的有毒虫子,背上有毒毛。它喜阴,一般躲在树叶的背面,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别看它只是一条一厘米长的毛毛虫,一旦与它接触,皮肤立即发生红肿、疼痛异常。
它的攻击力超强,无需添加任何装备,摸一下,提神醒脑,抓一下,神魂颠倒,滚一圈,你这辈子就完了。
乡下的孩子被活辣子蜇后,他们就地取材,砸死这只洋辣子,用它的浆液涂抹患处。嘴里边念叨“你姓杨,我姓X,砸你浆,抹我疮.....”他们虽疼痛难忍,抺了浆液也就几分钟后疼痛就会减轻。
“小地瓜,你的牛偷嘴了。”
“小星星,快点!小地瓜的牛跑到你家地里去了。”有小朋友高呼着。
这时,割草的小朋友才想起原来她们还在放牛呢。那时在山顶上吃草的牛慢慢地走下山坡,跑到山腰庄稼地里去了。
小伙伴又会飞快地跑下山腰,把牛赶上山坡。至于被牛吃的庄稼,那时多半是些花生苗,只要不伤到根部。乡亲乡邻的,道声歉,说声没关系,下次注意点就行了。
小伙伴们割草捡柴差不多了,他们会相约在山顶上,拿出扑克牌,一起玩一会儿。
那时,山顶凉风习习,他们就坐在高高的山岗上,三五一群,玩着游戏。玩累了,口渴了,他们就去摘下一枝红苹果或刺梨子,酸甜可口。有时,他们也会就地拔出几根茅草根子,白白胖胖的根子里有着饱满的汁液,嚼上几根,酸酸甜甜的,解饿又止渴。
有时,他们就躺在高高的山岗上,望着满天的晚霞。那时,夕阳西下,美丽的晚霞渐渐从天边漫过来。山村变成了金色,小伙伴们的脸上也是金灿灿的。
“快看,那里有几匹马在奔跑着。”
“你看,那边有一头好大的狮子。”
“哇,好美啊!”
有时,他们就躺在山岗上,说着山里孩子的悄悄话。
“我妈说的,等把这两头猪卖了,给我买条漂亮的裙子。”
“等我爸爸冬天回来,我想要什么,他都会给我买。”
“星星,小星星,回家了!”星星妈妈高声呼唤着。
“哦,回来了!”小伙伴们齐声回答着。
那时,小伙伴们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伸长脖子寻找着自己家的牛。他们牵着牛,背着重重的背兜,在夕阳下回到自己家。
大人们也收拾农具,互相招呼着。
“今天出工太晚,我桑树地玉米都没收完。”
“今年阳光充足,秧苗都快抽穗了,又是一年好收成。”
鸭子、鸡也“嘎嘎嘎”“咯咯咯”地叫着钻进了自己的笼子。
小伙伴帮着妈妈烧火做饭,或是帮着爸爸收拾农具,早早地吃完晚饭。
晚饭后,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村里的大人们总会聚集在一起,乘凉,聊天。孩子们自然也会聚在一起,他们玩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玩得也是不亦乐夫。
直到夜深了,露水重了,天也转凉了,孩子们就着古井里的一桶水,咣珰一桶全倒在身上,冲冲凉睡觉了。
迷迷糊糊中,妈妈还在用扇子为她驱赶蚊子,让她睡个好觉。
那时,暑假最好玩的还是走亲戚。乡下孩子去外婆家,姑姑家。他们像个小客人似地有好吃的,好玩的,当然也不会做那么多农活。他们可以换一个地方跟那个村里孩子一起玩,一起找好吃的。那时,只要村里谁家来了小客人,全村里都知道,第二天就一起玩。
后记:这是一部70年代,8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农村的记忆。这也是农村正在消失的记忆。国庆节回老家,感悟很深,路修好了,房子修漂亮了,可是地荒了,人逃离了,甚至出现了无人村。
这是一部10万字左右的散文小说,书名暂定为《乡间的小星星》,已全部完稿,从今天开始连载,希望有人能喜欢。
点个喜欢❤️再走好吗?让我们这些靠写字吃饭的人能坚持下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