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的外婆家在桐乡,却从未去过乌镇,念叨了很久,于是决定趁11月份回老家顺道去趟乌镇,便提前预定了住宿,还是那种30分钟后不能免费退订的那种。好巧不巧,出行那天寒潮南下,江南有雨。看着细细绵绵的雨,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前往,细雨绵绵中的水乡不是更有水墨丹青的韵味吗?
一路上雨时停时歇,不料到了西栅时雨下得越来越急越来越密,民宿小哥说你们还是先休息晚点再进景区顺道看夜景,于是就呆在房间里,先生蒙头睡大觉我刷手机。我们的房间正对景区围墙,围墙外是条河,雨落到水面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心想围墙何苦打得这么高,遮了里面的风景?风景敞开着不是更能吸引人买票入内吗?颇觉兴趣寡然,百无聊赖。时值互联网大会结束不久,乌镇处于繁华过后的宁静之中,车少人少,周围很安静,雨点落在窗台的声音“滴嗒滴嗒”很是清晰,于是走到窗前专心听起雨来。
雨点滴落的声音很有规律,让人想到了盐水吊瓶里的滴液,我们在医院挂吊针时不也经常望着那滴液计算着盐水挂完的时间吗?只是那雨停的时间可计算不出来。又后悔住宿没订在景区内,如果此时是在景区内旅舍,推窗远望,入眼便是小桥流水烟雨江南岂不美哉?或许在临水的白墙黛瓦的房间中站在花格子窗后看风景的我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呢!继而又想到雨打芭蕉闲听雨,我这不正是闲着没事在听雨呢,只是窗前少了芭蕉而已。听着嘀嗒嘀嗒的雨声,一边胡思乱想着,竟也不觉着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了,反而被一种懒洋洋的静静的氛围包裹着渐渐有了睡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是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词人在听雨的过程中想到了自己的一生和前朝往事,于是写下了这精妙别致的词作,让我们读懂了他的苍凉与感慨,以及词人对南宋这个前朝故国的无限追思之情。而我呢,听雨,听着听着便打起瞌睡来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