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挖掘本质
一个经验或知识,如果你不知道它的边界、局限性而一直使用,就好比是你每天都在吃营养保健品,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过量,什么时候不能吃,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反过来说,当你了解了这个经验或知识的本质,知道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适用于什么范围,就能最大化地提高这个经验或知识的使用成功率。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把这个方法被称为“归因法”;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总结为“第一性原理”;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得奖者费曼这里,就被称作“费曼技巧”;运用到了教学上,就成了著名的可汗学院模式。
有人学习的时候会侧重于了解事物的名称和表象,而另一类人会侧重于了解事物的本身。在信息量大爆炸的今天,想要做到有效学习、提升认知效率,做到“挖掘本质”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2. 持续阅读
查理.芒格曾经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阅读的 -- 没有,一个都没有。”
阅读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但是,如何阅读、读什么却成了大家最为焦虑的问题。有人支持一字不落地阅读,有人认为应该只看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各类书单和读书会层出不穷,让人都不知道该先从哪一本看起。
关于这种阅读的焦虑,我见过的最好的回答来自古典:有人从“漫无目的”式的读书方法中获益,有人从“功利”式的读书方法中获益,这并不能说明哪种方法就比另一种更好,最重要的是 -- 先找一本书,开始读起来。
3.明确目标
在沟通上,“明确沟通目标”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不清楚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目标,沟通到最后很有可能就会变成情绪的发泄,而事情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如果自己的学习目标不够清晰,很有可能面对着一堆学习材料一筹莫展,也不知道从哪里看起。最后学习还未开始,就结束了。
我们熟知的各种训练方法,例如刻意练习、微习惯、20小时学习法则,都是建立在目标清晰可控的基础上。就连有点鸡汤意味的吸引力法则,第一步要做的也是设立目标。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对不确定性感到恐慌,有了明确清晰的目标,能够帮助我们专注在实现目标上,从而调动所有的注意力来找方法完成这个目标。斯科特.杨如果不是当初定下了一年读完麻省理工四年大学课程的目标,也不会摸索出各种快速阅读、归纳、知识联想的方法了。
4. 反思改进
笨的人和聪明人的最大区别,不在于聪明的人不会犯错误,而在于聪明人不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孔夫子在几千年前就强调,吾日要三省吾身。李笑来也在专栏里强调过,如果能把每天10分钟的反思变成和吃饭刷牙一样的习惯,假以时日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 虽然外表看上去还是同一个人,但内心已经进化成不同的物种了。
需要注意的是,总结不是反思。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比如,反复思考研究当初做这个决策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当初的假设正确吗?如果不正确,需要如何改正?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达到改正的目的?
如果能用一个本子把这些反思记录下来,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路径。
5. 行动,行动,再行动
Last but not the least:行动,行动,再行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认知模式决定人生”、“选择决定人生”这些概念最近都非常火,但是我越来越觉得,真正对人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行动。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行动的结果。
当然,一个人选择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归根到底还是其底层认知模型的反馈。但如果没有行动,学习再多的技能和理论,生活都不会发生变化 -- 这也是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在企业里,一个行动力强的人,最有可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在生活中,行动力强的人,往往都能达到普通人无法企及、甚至都不敢去想的高度。
心灵鸡汤总是让我们期待更好的明天,但残酷的事实是:明天不会自动变得更好。明天之所以能变得更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李笑来在专栏中说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行动刺激思考,用思考改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