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书《追寻记忆的痕迹》,是关于神经科学原理的,虽然这是一本自传,但是从书评和目录中看到了其实也是会讲到神经科学原理的,豆瓣也有9.3分,主要还是没找到《神经科学原理》(豆瓣9.6)的EPUB版,找了半天,只找到了《追寻记忆的痕迹》的EPUB,而且书评也不错,索性就看这本吧。
之所以想要了解关于记忆的神经科学原理,是因为我觉得了解了关于神经以及记忆相关的原理之后,有助于自己提高或者改善自己的记忆力,因为好多知识都是看的时候当下事懂得的,但是看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好像又忘了,所以就想从底层去了解关于记忆的机制。
看了一天,大概有1/5了,趁热打铁来分享一下书中的几个观点和感受吧:
1.“51岁正值壮年”
作者提到一个著名的生理学家,叫做“格伦德费斯特”,然后提到他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时年51岁,正处于其卓越智识力量的巅峰期”,我就在想,我才31,一定要找到一个方向来从事一生的事业。离51还有二十年呢,所以我明年计划还是考个研吧,毕竟自己身上有一些特质还是非常适合去搞科研的,比如能够足够专注的去搞某件事情,而且学习能力也还行,做事也可以细心,关键是从小到大,身边朋友也说自己是可以吃苦耐劳的,我怕以后我老了会有点后悔自己没搞科研,感觉31应该是不晚的,刚好今天也是考研日。
2.“了解事物的本质得多问问题”
科研人看起来都是喜欢问为什么?怎么样做?本质是什么?这几个问题,要搞明白一件事就是要弄清楚整个事物的底层机制。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神经细胞的发展,从把青蛙的膝跳反应看作是“青蛙活着”到证明其实是有电子信号在传递,再到测量传递速度,然后是对神经纤维的分类,最后是到电子信号产生的机制原理,一步一步的层层递进的研究方法,不断的提出问题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然后再提出问题,再证明。这个过程持续200多年,才从一开始的觉得“蛙腿是活着”的到结论是“神经细胞膜内外正负电离子作用”,从玄学到物理科学的进步,可想而知科研确实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往真相更进一步,所以,平时日常中如果想要了解事物本质的时候,也是要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多跟优秀的人接触和请教”
他们这批研究神经细胞的科研人,好多都是师从名师的,要变的优秀,还是要跟优秀的人多交流,有个优秀的导师带领出成绩时会快一点,平时日常工作中其实也是,要跟优秀的人多接触多请教。
先分享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