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处处有心的更文速度是一周五更,内容大多是心理咨询中遇到的案例,也欢迎大家给我留言咨询。请【关注】我,谢谢!
————————————————
前几天,有对夫妻带着他们8岁的女儿来咨询。
女孩儿长的很清秀,气质文静,他们来咨询的问题是:孩子不合群。
平时在学校,这个女孩总是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们玩;放学回到家后,更是无论谁邀请她外出都不为所动,就喜欢呆家里。
他们家的情况是:三代同住,父母上班,孩子在上学前都由奶奶主带,为了不给奶奶多添麻烦,父母从小就和孩子说:要安静,不能吵闹,更不能要求出门,因为奶奶年纪大了,管不住,你会被坏人拐走的。
孩子似乎也能明白父母的担忧,所以表现得一直很乖巧,以至于奶奶到现在还说“这孙女非常好带”。
但现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开始越来越担心孩子的社交能力,毕竟以后的社会都是共享、共赢机制,“不合群”很容易不适应,甚至被淘汰。
他们也曾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是否是自闭症,但结果是:完全正常,没有自闭症。
根据父母说的一些信息,这个小女孩之所以会“不合群”,很可能有以下原因造成,而这些原因也是大部分不合群孩子的问题根源:
敏感、自卑、内向、害羞等性格原因
这类性格的孩子,往往是退缩、回避型的。这在婴幼儿阶段,有时恰恰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一旦进入幼儿园、小学,性格上的弊端便开始显露,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合群。
家长的教育方式,没有重视合群的重要性
有的家长过分保护,孩子就容易封闭自己;有的家长过分疼爱,孩子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还有部分家长,他们对“合不合群”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根本不重视孩子的社交教育。
缺乏锻炼机会
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隔离了孩子的社交空间;课业压力重则减少了社交时间,由此,孩子很难锻炼和同伴相处的能力。
知道了孩子“不合群”的原因,父母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逐渐合群呢?
一,有技巧的鼓励,教孩子学会欣赏自己
首先,孩子需要持久、稳定、长期的鼓励,家长要有耐心。
其次,多倾听,家长要多和孩子聊天,通过聊天可以了解孩子的很多想法,以及目前的困扰,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最后,对于有些自卑的孩子,有个小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欣赏自己:
请孩子画个自画像,然后,面对自画像,尽情的夸奖自己,无论夸哪方面都行。
面对自画像夸奖自己,可以有效避免尴尬,让孩子心态更放松,思维更活跃。同时,自画像也是自己,所以,那些夸奖的话会被印进脑海,多次进行这样的游戏,最终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二,创造机会,手把手带孩子参与社交活动
生活中的机会:节假日带孩子探亲访友;孩子生日时举办party;网络上有合适自家孩子的亲子活动也可以积极报名参加;社区活动;邻里走访;一起去超市购物……
以上这些都是培养孩子参与意识,减少对人群的恐惧,同时,还能让孩子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处事方式。
刚开始,孩子接触社会一定会紧张,所以需要父母陪伴着一起接触社会,父母要给孩子做示范,同时,当孩子在社交中受挫时,父母要给予鼓励。
比如:小伙伴生病了,孩子不懂表达关心,父母要手把手带着孩子去看望小伙伴,教孩子说关心的话,当孩子说出关心的话,对方表示感激、感动时,良性互动就开始了。
三,增强孩子体质,增加一技之长
有试验证明:身体好的孩子,承受力更强,更富有领导力,更有活力,思维更活跃。
所以,父母多带孩子参加各种运动,锻炼体质,在运动中培养孩子勇敢、乐观的精神,慢慢的,孩子自然就更乐意和小伙伴玩耍了。
此外,家长要尽可能的挖掘孩子的强项,然后有意识的着重培养,让孩子在相对轻松的情况下,尝到胜利、成功的果实,这也能大大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有一技之长的孩子,还更容易找到与同伴交流的话题,这对本不太合群的孩子来说,是个融入团队很好的切入点。
人是群体性动物,所以从人性上来说,每个人都渴望融入团体中,所谓独来独往、特立独行的孩子,缺乏的是融入集体的引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