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回归简单的生活方式,及未来社会的养老问题”
一、少数派的聚会
每周六是我例行的好日子,早早出门到闺蜜家,半小时的时间,三个老大不小的姑娘汇合在这儿,吃饭、喝酒、聊天。
我们自嘲,都说三十是道坎,要有面对中年焦虑的压力,可这几年我们反而活的比二十多岁舒坦了。
不是没烦恼,我们哪个家里都不消停,从A说起。
A
A是这个据点的主人,34岁,细眉细眼很有古典仕女的风韵。目前在省城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还着一份房贷加养活自己,基本能达到小康水平。
她有个观点突出的妈。从她25岁起就告诉她:现在是你的黄金时间了,之后每一年都会往下贬值。
A自学生时代起谈过两场耗时不短的恋爱,一场因为男方劈腿,一场因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不同分道扬镳。这么一晃就到了二十七八的年纪,她不急老母亲急,开始满世界网罗相亲对象,一直到她32岁才渐渐消停,那些年她见过的相亲对象至少三位数起。
消停的原因源自一场大战。作为被关怀对象,每年春节各路不相干亲戚轮番上场,A总是好脾气的听着,想着一年就这么几天,忍着呗。可有一年A想法变了,不配合了,她觉得都活到这岁数了,不该给的脸要收回来了。
要比怼人其实我们也不差的,没几句把几个老妈子气的说不出话,从此“大龄未婚心理有问题”的帽子就扣到了她头上,她也乐得清静。
B
B也就是作者本人,86年出生,婚龄8年,至今未育。如果说A还情有可原,那我简直是大逆不道的翻版,直接挑战传统婚姻的定位。虽然我从未给自己贴标签,但丁克这个帽子早就扣到了我头上。
我本人比较随性,一直觉得当下怎么舒服怎么过,小家庭思想一致,这么一晃八年过去了。也是差不多从三十岁开始长辈渐渐开始催生,一年比一年急,到现在34的门槛,基本已成不能对话的状态,因为不论说什么总要归到生孩子上。
这件事在我看来很简单,不想要就不要,想要了要不出就认命,哪个阶段都犯不着为难自己。但家长的顾虑无法消除,虽然是亲生的女儿,但难听的话也没对我少说,双方为此大伤感情。
C
再到C,她的人生照理说已经完成一个轮回了。毕业就结婚生子,然后当了几年全职妈妈,之后重新工作,再到离婚独自带娃。如今经营一家服装店,养活自己和女儿还算富余。
但她的轨迹是父母眼中更大的失败:丈夫并未出轨,只是不顾家,没必要离婚。就算离婚,也要从他身上压出点钱,这样净身出户太便宜他。而且离婚了要再婚吧,怎么能这么自己带着孩子过呢,以后要受苦的。
C的想法我们懂,她要的不是名义的圆满,所以影子丈夫干脆舍弃。因为不想陷入旷日持久的离婚官司消耗自己的精力,除了必须的抚养费,她选择什么也不要的走。懂婚姻的不易,所以下一段更要好好考虑。
但父母看来,每一个选择都是傻。
二、不可调和的价值冲突
80后父母大多是50-60年代的人,有人说他们爱面子,孩子是对外的谈资,与其说担忧孩子不如说内心深处怕自己在同龄人赛道上掉下去。
我不否认有这样的父母,但我相信更多的父母是真心替孩子担忧,真心为我们好,虽然这种方式的正确性有待推敲。
父母是信奉世俗宗教的人,深信大多数的选择就是最优的选择,随大流不出错,是集体主义至上的他们推崇的。
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读书、恋爱、结婚、生子、赡养老人、再被孩子赡养,这样面对生命的渺小,我们普通人也就有了负重但有意义的一生。
而我们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又伴随着城镇化的大规模到来,大家庭从此渐渐崩溃,小家庭渐成主流。
随着外出求学、落户在其他城市工作,家庭的联结也慢慢减弱,自我意识放在首位。生活该怎么过,我们有多元的选择。
不同的价值观带来不同的选择。
对父母来说,担忧的焦点是我们以后的养老。
问题是,养老靠什么?
就我们3个人的样本来看,父母对养老的态度也是矛盾的:
A父母说起码要有一个伴儿,生活能相互照应,或者为了生个孩子也是好的。
B父母说伴侣也许出问题,也许先走,还是孩子放心。
C父母说孩子以后也没时间,还是找一个搭伙过日子的好。
所以你看,似乎靠儿靠夫(妻),都不是那么牢靠。曾经天经地义的想法,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在他们那儿也慢慢变得犹豫,只是这层窗户纸还不好意思捅破。
其实我们觉得这事儿挺简单,不论做什么选择,排在首位的一定不能是为了某个功能,而是在了解随之而来的变化后,真心的乐于接受这种改变。包括结婚,包括育儿,包括再婚,都是审视内心之后的选择,如果不确定,就先不要进入下一步,不要因为恐惧而选择。
但父母会觉得,你落后了,在社会时钟上你晚了一步,一步晚步步晚,然后开始替你的整个人生焦虑。
可那又如何?
少数派的路不好走,因为不好走很多人不会走,但敢走的都是内心强大的人,对这些人来说,那又如何?
三、未来会怎样
我们不妨以日本为例,看看未来社会的样子。
至2010年为止,日本已有大量人口陷入老后破产、无缘死亡(死后无亲属认领尸体)的境地。终身不婚者更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存在,预计在2030年,日本男性独身者将达到30%,女性独身者达到20%。
考虑到日本社会先于我们发展,换到国内,差不多2040年前后这些问题也会凸显。
这些问题是伴随着日本社会的一些现象出现的:
1、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和老家亲属原有的地域联结淡化甚至中断。
2、经济发展带来社会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大,很多男女忙于工作晚婚,甚至不婚。
3、同样的生存压力,带来的少子化问题。
4、网络及便利店发达,个人生活越来越便利,与真实世界的人互动减少。
5、就业环境恶化,不稳定的雇佣关系,失业随时可能发生。
6、繁忙的工作损害了健康,导致因病致贫。
对照来看,我们每一条都中了。
为了应对老龄化及单身社会的到来,日本也出台相应政策,无论是社会救济制度还是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都旨在为独居的人提供服务(包括独身、丧偶、空巢等各类人群)。有社会救济金帮助贫困人群日常生活,有政府提供的护理服务,还有各类公益组织帮助丧失亲属关系的人安排入住老人院、预约死后火葬服务等。
读起来很凄凉,但这种社会趋势恐怕无法避免。在这些因病致贫,或者丧失了社会关系孤独死亡的人群中,有未婚的,有丧偶的,也有儿女都在但无法赡养的。
你看,似乎哪一种人生都不好过。
未来我们国家的情况或许更严峻,毕竟社会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复杂的国情辽阔的疆域,没有几代人的努力完不成。在这个过程中老去的人,如果没有做好应对,难免被牺牲。
那如何才能有一个相对体面些的晚年呢?
四、几点应对
1、离开压榨型的工作岗位
如果这份工作让你感觉被掏空,那么不要犹豫,果断离开。长期高强度的劳动一定会反馈给身体,不是现在买单,就是未来,一场大病也许就让你千金散尽。
也不要一听什么增加收入来源的建议就焦虑,任何收入都需要时间精力的付出,先确定自己能承受的了这份透支吗,否则以丧失生活为代价的创收不可取。无论何时,健康都是第一位。
2、清理生活,回归简单
尤其是消费主义的今天,所有的商家都在灌输一种你不花钱时代就将你抛弃的错觉,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买单前先想想,是自己真实的需要,还是只是觉得这件东西会让我“看起来更好”,不要为自己的空虚和虚荣买单。
很多真正的满足是不花钱就能享受到的,比如好友的谈心,一本好书,午后阳光下喝茶吹风。给心理减减负,生活真的不需要那么多。
3、培养理财意识
不妨从为自己存一笔养老金开始。这个没有标准,每个人情况不同,每个月固定存一些钱,不要用在孩子的教育或其他意外上。再加入一些稳健型理财计划,很少的肉经过长时间的积蓄,也会是沉甸甸的一大份。
而且这个过程还能伴随着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对金钱的管理能力也会慢慢加强。
4、建立真实世界的联系
在无意义的社交和虚幻的网络中抽身,在现实世界结交知心的朋友。在情绪低落时学会对朋友倾诉,不要觉得打扰了对方。封闭自己是很多心理疾病的诱因,你要相信,当你开口诉说时,压力会在自己被看到中缓解。
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友谊很重要,它是我们对抗生活之重的利器。
5、不要对孩子抱有幻想
虽然我们总是说,因为爱才生孩子,不图养老。但假想一下如果未来需要的时候孩子真的不管,恐怕心里也不好受。自己不要是一回事,别人不给是另一回事。
这里要说说《东京物语》这部电影,在育儿观上它对我的触动很深。里面有对老夫妻,他们的孩子都很优秀,在东京、大阪有不错的生活,他们的家庭教育也是被朋友认可的好。夫妻两人互相扶持,并未依靠儿女,但一场临时的旅行引出一些潜藏在和睦下的苦涩。
其中有个场景,老父亲垂首而坐,微微笑着对妻子说:还是自己爱孩子多些,孩子们小时候都很亲切,但长大后就会变,很难如父母所愿。随后这对善良的老人又安慰起自己,人应该知足,我们算很幸福了。
这部电影有很多细节触动人,父母的宽容对比孩子的自私冷漠,但导演并未指责儿女,而是借助角色之口说出儿女成年后的现实与无奈。
影片很真实,笼罩着一层温婉的哀戚,一种过去的时光不再的惆怅。喜欢日式家庭片的人可以看看。
在这样的时代下,我们都没有多少余力照顾父母,那几十年后,与传统距离更远的孩子又能指望多少?
好了,到此为止。
写在最后
数数前边几条:身体不透支、经济达标、精神世界充盈自立,那么一个可以从容面对晚年生活的人基本就有了。
另外我也深信科技发展给养老带来的福利,一定可以解放很多劳动力,还有几十年呢,何必杞人忧天。未来不论是与好友互助养老,还是借助智能设备的科技养老,都是选择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当下,请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任何拿着今天堵明天的行为都不可取。
所以各位长辈大人,我们这些叛逆的80后并非无脑,关于生活我们思考很多,关于未来我们也计划很多。不论已婚未婚,不论有娃没娃,培养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是第一位。
毕竟,再怎么留恋,那个集体主义的时代都在慢慢落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