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本人微信公众号:chenxisays)
决定选题之后,我大概有两个半月的时间用来准备开题,在这段时间内我需要准备好阐述清楚:1.我的毕业论文要写啥;2.为什么要写这个题目;3.前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得到哪些成果了;4.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5.我的研究大致如何进行(包括时间上的大致安排和最终成果的大致框架)。这几点整合起来就是一份开题报告:问题的提出+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对象/方法+研究进程节点+论文框架。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背景说明:我是一个“高龄”读研者,工作9年后才读的这个研。自己读本科的时候,国家对毕业论文的管控很松,加上自己是在外地实习,论文相关事项都是靠指导老师给擦屁股,故而对毕业论文本身和相关工作一概不知。
我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太自以为是,连开题报告的写作顺序都不知道就胡乱上手,白费工夫。我对开题报告结构和内容的了解全部源于师兄的慷慨赠阅(我大师兄和二师兄的开题报告),以为开题报告里文献综述需要做的工作最多,可以留着慢慢写,先把其他部分写完效率会更高一些。某日导师问我开题进展,我回答除文献综述以外的内容都写完了,导师说你这顺序搞反了,应该先写文献综述再写其他。我赶紧去写文献综述,写起来就体会到为什么必须先写文献综述再写其他了——各种文献里所介绍的学科基础知识、前沿情况、相关现状、存在问题,一来会大大加深自己对选题的了解,二来也为自己的论文框架指出了明确的道路,三来会提供大量可供文献综述和论文正文借鉴的观点和论述过程。也就是说,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会极大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深化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对论文写什么、怎么写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堪称论文写作的指路明灯。文献综述尚未动笔,我就知道自己之前写的那些“开题报告的其他部分”都是垃圾了。
写文献综述时,有一个普遍存在的坑,我尽管事先从一些介绍文献综述写作的著作和短文中了解过,仍然没有避开,就是:迟迟不肯/不敢动笔,总是想再多看点文献。事实证明,写文献综述也好,正文也好,动笔都是晚动不如早动(当然不建议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动笔)。动笔太晚,首先写作时间受挤压,后期修改调整的空间会很小,其次会给人很大的心理压力。论文是个永远处在边写边改的过程中的东西,很有可能写到下一节的时候,会突然反应过来:其实上一节明明应该这么写啊!或者第二周回看上一周所写的内容时,会觉得该写的内容没有写到,或者论述方式有问题,等等等等,故而根本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做好准备”。
在开题阶段末期,我还不幸地遇到了一个比较少见的问题,就是真的出现了外部条件不足继而影响整个研究可行性的情况,然而自己那时还是很天真地具有侥幸心理,没有及时为换题作准备,导致后来第二次选题时最终没有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题目,也浪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对于论文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开始可能没什么感觉,临近预答辩时就有切肤之痛了。因而前期工作要是拖了后腿,是非常可惜的。我当时出于各方面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尽管已经感觉到了风险,还是没有做好换题的心理准备,自然更没有付诸行动。我们是四月底开的题,到五月中旬时有老师明确告诉我这个题目肯定要换,而我当时只是偶尔想想假如要换题大概可以考虑哪些方向,并没有真的去调查这些方向的文献情况和现实可行性,等到六月份导师通知我换题时,又因为一些原因在错误的方向上走了点弯路,结果真的开始做最后的题目时,已经是八月中下旬了,距预答辩只有五个月不到,形势相当不利。如果我五月份真正从行动上去考察过一些备用选题的方案,后来绝不至于如此狼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