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这次风寒感冒与夏秋时的风寒感冒同出一辙,都是看《伤寒论》形成的潜意识得病的。

不同的是,那次三天才好,这次一天就好了。

同样没有用药,一样是护好丹田肾阳,这次有所不同,对脾胃中正之气格外关注。

那次头疼发汗就好,这次头疼,因伤寒身体寒凉无法发汗,通过调息,气息通常也就好了。

那次鼻涕很多,发黄发绿,这次咽喉很疼,犹如刀割。

//

此次发烧,相对于上次感受更深。

首先是夜里受了风寒第二天醒来有所察觉,身体冷,吃饭上班身体也就恢复了。

快到晌午时,可能在室外的原因,感觉头有些不舒服,立刻警醒,可能发烧了。

中午吃饭后躺在床上调息,丹田寒凉彻骨,连肠胃都很冷。

与此同时,相火上炎,仿佛全身的火都集中在了上焦嗓子里。

按理说,上焦炎热,头发烧,调息应该出汗,恰恰相反,非但无汗,还觉得冷,倒是下体微微有汗。

晚上回家简单喝了点粥继续躺在床上调息,依旧无汗。

身体却舒服许多。

调息方法:

吸气入肾降相火,呼气入肺生脾阳。

当天夜里,身上由寒转热,终于汗出,头脑也就清晰了。

感悟:

无论中风还是伤寒,也就是常人所说的风寒,风热,肾气虚寒一定是风寒,肾气足,足够温暖身体与邪抗争而出汗就是中风。

只与肾阳有关。

肾阳衰和肾阳足的不同表现形式。

伤寒用麻黄汤,主动打开毛孔让汗出。

中风用桂枝汤,白芍降相火,桂枝振奋心阳,都有降燥兴肾阳之意。

起初《伤寒论》强调发汗容易亏损津液,需要用甘草,大枣,那时以为怕血液亏虚。

这次伤寒终于体会到了,津液亏虚,邪火一定上炎,致使喉咙生疼,而生喉病。

若是用大枣补充津液,断不至于这么痛。

生病期间发现厥逆现象,就是手足冷,典型的四逆汤症状。

虽然家里备着中药,但并未服用,只是靠着调息,达到治病目的。

一方面身体体质真的好了,另一方面将中医藏象系统运用在调息中效果还挺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上已经大好了。 不流鼻涕,不流眼泪,身上也有劲了。 做了个大胆决定,骑行二十公里。 一大早上,冷呵呵的,意守丹田...
    魏博洹侯阅读 832评论 0 3
  • 程钟龄-《医学心悟》 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
    凌风暮雪阅读 4,650评论 0 1
  • 中医对于发烧的理解可以从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式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中医对于发烧的解是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阴阳...
    f2e7fcdf241f阅读 44评论 0 0
  • 乡情之约 虽然本身并不是一个欢庆的节日,然而多年来,除...
    天若有情KING阅读 643评论 0 0
  • 桔梗-药材 桔梗-饮片 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 A.D...
    de7c69bfb64b阅读 3,85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