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在我老家,一直有“三月三,荠菜煮蛋赛灵丹”的传统。听老人们说,三月三的荠菜有魔力,吃了用它煮过的鸡蛋,百病不生,百秽不近。
后来我特意搜索了一下。网上是这样评价这款网红野菜的:
荠菜起源于东欧和小亚细亚, 但是目前在世界的各地都是非常常见的。其拉丁种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小盒子、“牧人的钱包”,是形容它的角果形状像牧人的钱包,英语名称就是“牧人的钱包”。
荠菜含有的营养成分很是丰富,所以其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特别是腿部水肿,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如此说来,“荠菜煮蛋赛灵丹”不是没有根据的。
身材小小,口感独特的荠菜,不分地域,北方的南方的都喜食之。不过在食用方法上,南北略有不同。北方人吃荠菜,吃的是鲜嫩的贴着地表的部分。做法主要有凉拌,做馅儿,捏团子。而南方人的吃法比较独特,更确切的说,是借荠菜味儿,而不真正食用。他们选择的荠菜不是贴着地表的散叶部分,而是要待到荠菜抽苔长出细细长长的枝干后,连株拔起,洗净,和鸡蛋一起煮。
小时候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吃荠菜煮出的鸡蛋,因为规定不能放盐煮,所以荠菜煮蛋是平淡无奇的。而每次却又总能塞进肚里一个两个,想在想来,应该是那股清清淡淡的野菜香勾引的吧。喜欢吃荠菜煮蛋的,应该都是爱上了那股味道。
那是属于家乡春天的味道。
一到农历三月初三,小城的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淡淡的荠菜香,与湿润的空气交织,与奔放的花香融合,无不告诉人们,今天就是荠菜的节日。
那是属于家乡的烟火气。不管你是飘着的小仙女还是沉着的小哥哥,无论你是高官还是平民,三月三的荠菜煮蛋就是灵魂深处的那口气,夹杂着烟尘,讲诉着日子。
南方的荠菜像烙印一样镌刻在血液里的是那修长的枝干,小小的,三角形的叶片,还有那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儿,像极了年轻的我,害羞的,明媚的。
如同那朵小小的荠菜花,我飘到了北京。
地域不同,春天里那抹相同的味道却没有变过。
是的,清香的独特的荠菜。
跟着北京婆婆,我学会了辨认没有抽苔之前的荠菜,采摘,洗涤,然后把揉进了心里的翠绿切碎,拌进肉馅儿里,在孩子们垂涎的期盼中,包成饺子,煮进锅里,放到碗中。
夹起一个,轻咬,那熟悉的味道便和着汁液绽放在舌尖上,味蕾间。
满足了口腹之欲,成全了思乡之情。
或者轻焯水后,佐以各种调料拌之,或者是捏成菜团子,谐音“聚财团”,哈哈,聪明的中国人在美食与文化间也是游刃有余的。美食,美器,及美名。
荠菜是极其顽强的植物,只要一粒种子,不管土地有多贫瘠,环境有多恶劣,只要有雨水,就能生根,发芽。田埂上,屋舍旁,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就像身边的你,我,他,亲切,熟悉,朴实,却散发着独特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