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没想着写这本书的日常读书笔记,但昨天看到一个特别有感触的段落,有关朋友的类型和友情的意义,忽然觉得可以写一写。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了获得满足感、调动最大的潜力,每一个人都需要八种特定类型的朋友:
“建造者”给我们激励和引导;“拥护者”给我们支持和鼓励;“合作者”分享我们的兴趣和激情;“陪伴者”总是陪在我们身边;“牵线者”把我们介绍给其他朋友;“活力者”是我们的开心果;“启迪者”与我们分享思想;“导航者”为我们提供建议、指引方向。
没有人能集所有这些功能于一身。而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希望从一个人身上获得全部——比如从我们的老板或配偶身上。拥有不同种类的朋友能够帮助我们在不同方面发展,使我们成为更复合、更独立自主的个体。所以说,你的各种私人关系越深、越广就越好。
如果每天都沐浴在真正的友情之中,我们会活得更长久、更健康,收获更多的成功。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在“长日”的尽头,爱关乎生死。
虽说没人能将这些功能集于一身,但有的朋友确实可以身兼数职,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感叹自己的幸运。当然,私人关系的深度和广度都很重要,不同的人总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迪。不同类型的人,做事和为人的方式常常迥然不同,通过多多观察和深入其中,任何感受和思考于我们都是进益。有的时候不一定要完全理解,知道某种不同于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真诚地交往和自身的魅力,可以让我们收获值得珍惜的友谊。而友谊的深度,却常常有赖于修行和机缘。因为刻意为之,往往适得其反。
一旦我们沐浴在真正的友情中,“内心富足、心态健康、生活开心、收获丰富”等等这一切,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