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上一篇文章时想到了胡老师,也想起了跟他关的很多回忆,还是想专门再写一篇跟他有关的文章。
胡老师的全名是胡亮,准确来讲是我的同事,我们相识在2006年,都在学校的高中部当老师。
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做了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胡老师是高中的语文老师,他的儿子和儿媳妇是初中部的老师。
我们的学校在县城,是一所私立学校,学校有高中部和初中部。胡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教出来的学生成绩好,他也特别受学生欢迎,也很受其他的任课老师尊重和喜欢。
我自己上学的时候一直喜欢语文,成绩也不错,曾梦想过当一名语文教师,结果没能如愿,所以还挺期待去听胡老师讲课的,但是这个愿望最终也是没有实现。
胡老师比我年长不少,很朴实,人也很热情。差不多是我父辈的年龄,我们那时候带的不是一个班,也不是一个年级,所以并没有太多的交往。
只是在校园里碰到打个招呼,有时候开教师会议碰上,会多说一两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胡老师向我推荐了《百家讲坛》,已经记不清楚太多的细节了。
这个节目是在每天中午播出,那时学校没有电视,我自己也没有电脑,手机还没有智能化,我就只能等放假了回家看。
我在那个学校任教不满两年,后来去外地继续进修,离开后也就再没有联系,更没有见过了。
好多年后,当我研究生毕业来到西安后,偶然间看到了胡老师去央视参加节目的视频,他和家人参加的是董卿主持的《故事里的中国》栏目。
如今又过去好几年了,再次了解他的家庭,才知道胡老师的家庭是四世教师家庭,家里出了二十多位教师,70多年的时间,教过两万多名学生,真是一个有情怀而又热爱教育事业的大家族。
胡老师的父亲创办了村子里的第一所小学,他的哥哥创办了乡镇的第一所中学,他的侄子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他的孙子辈中有人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最终又回到老家开办乡村幼儿园。
教书育人,是一份伟大而美好的事业,这份职业最好的承担者莫过于这些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人。
乡村教师更是一份独特而美好的存在,为偏远落后地区的孩子开启了人生的梦想和希望。
结识胡老师真是一件有缘分的事情,遥祝胡老师一家安好,胡老师健康长寿。
学生时代,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到一位好老师。走上社会之后,最幸运的事莫过于结识一位榜样,一位很多年后还能想起来而能由衷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