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父母不仅有一定的受教育学历,具备基础教育的理论知识,还有一套自己总结的育儿经验。加上学习了这么久,我总是以为自己很懂了,对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对号入座”,陷入自己的分析当中,对孩子的行为不认同就立即想去纠正。其实,只不过从过去的情绪化家长“进步”到喜欢讲道理的家长而已。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上头”发脾气了,能够做到缓一缓,想一想了。
然而读懂孩子,看见孩子,打破我原有的思维惯性仍然需要不断地修行啊!
大约10天前,儿子给我看他的脚趾头,这是老毛病了,甲沟炎又犯了。商量着带他去医院,他就一再说不用,不用。于是我给他拿来夹板固定,校正脚型。也没再放在心上。
这次集训回来,发现脚趾头肿胀化脓得非常严重,这次必须得去医院了。问他疼不疼(能够先关心人了),赶紧预约了医生。接着又是一通抱怨:上次要是去医院就不会这么严重啊!
有点懊恼他怎么这么不听劝呢?立即觉察自己情绪的来源,是心疼也是担心,是自责也是忧虑。
第二天微信催了2次,电话催了1遍,儿子才下楼,我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觉得他还是那么一贯“稳重”,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让别人等太久是多么不礼貌。
接到儿子,我虽然忍住没有发脾气,但言语冷淡,情绪不佳。车至半路,我看了看安静的儿子,他留意着我的脸色,我意识到成长的机会又来了,大脑也快速锁定了正面表达和沟通四连环,说道:儿子,妈看你的脚肿成这样,特别心疼,想带你早点治好,别老这么受罪。也希望争取时间,别让大夫等太久,估计他们快下班了。
这时儿子低声说:妈,我不愿意去,是怕疼。
原来,儿子故意拖延治疗,磨蹭不去医院,都是有原因的,他上次治过,那种疼痛会不会记忆猛犹新,想起来会犯怵吧。心里忽而想到:还是随妈了,我也怕疼,小时候打针像杀猪,生孩子时觉得自己要死了,看见血还晕过去着.......
只看孩子的行为,我就会有情绪;看见背后的诉求,我就理解了他。换位思考后,我就更能懂得他的感受了。于是,我转头问:儿子,咱们上次打麻药了吗?儿子说就是打麻药时才觉得疼的。“是啊,妈看着也疼,咋说也是个小手术呢,为了快点好起来,以后不疼,这一关有妈陪着你哈!”
一边手术,孙主任一边和孩子说话,可是他却盯着手机,很少回应。我急忙搭话,心里却犯嘀咕:孩子到底是没听见还是故意不说话?
回到家,儿子和我聊天,告诉我这是从书上学到的,盯着手机,为了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叫做什么专注转移法。
你看我又一次差点错怪了他。
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你以为的,看似不合理的行为不代表就是问题行为,时常觉察自己,用心去看见家人和朋友,接纳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和表达,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放下执我,去自我中心化,真正的看见才能发生真正的改变,这就是习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