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的随性生活
一米阳光(351—355)
不拘泥于形式,热情拥抱新生活
351
我突然想起太极拳,连绵不断、以柔克刚、刚柔并济是它的重要特点。生活中人们也常用太极拳的这些拳理来处理事物,且易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活中碰壁很多,原因是太直太刚。刚则易折,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我总是改变不了这种生来就有的个性。工作中也一样,总喜欢实话实说,也给我带来很多麻烦。虽然我对太极拳理能深刻理解,但实践起来却并未灵活运用,类似于纸上谈兵,这是书生的通病。当然,我在办事中也常遇到别人的太极推手,我同样无法应对。这种圆滑的处事方式我总是学不会,这辈子也学不会。有时侯想,何必自寻烦恼为难自己呢?我办不了的事直接拒绝或托朋友办,能直来直去就能办的事我自己去办,能花钱办的事直接花钱,何必费那么多周折挖空心思呢?几十年过去了,不也直立于天地间吗?
(以下【】中内容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352
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现在,我特别在意这句警示广告,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的事了。习惯了这样的思维,也就适应了进入老年的步伐。或许是我真的老了,对于工作中的新生事物总有某种恐惧感,总也产生不了激情。当然,我也是知足的,并不太在意这种情况。
晚餐后的散步真是一件好事,但凡白天有一些郁积,都会在散步中抛到天马湖了。这是适合于我自己的方式方法。正如我给学生讲的,不拘泥于某种形式,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353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对于工作上半死不活的挣扎我已经厌倦了,我不想再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无畏的挣扎上了,毕竟我们已不再年轻,也不再有大把的时光去浪费去消耗了。回头看看这么多年想获得的东西,现在对我也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了,想想那些繁杂的程序我的头就大了。
最近,还听说一件事,有一农村的老教师,按省上的政策合晋升职称的条件,当把今年的中职指标给他后,他直接放弃了。原因很简单,讨厌填一大堆表格,讨厌走一套套程序,觉得太繁琐太折腾人。每月能涨的那几百块工资,能拿的时间也不会太长,诱惑力已大幅度下降了。实际上我还听说,每个程序都只须提交材料,无条件过关,不会卡你的。不过,能以平淡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也算是一种达观吧。
所以,我决定放弃半死不活的挣扎,我要把精力放在喜欢做的事上,用最大的热情去拥抱我所选择的新生活。
354
某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我为茶杯续了开水,点了支烟,坐在椅子上,在烟雾腾腾里静静的回想。我回忆了两年多的努力,虽然没有取得完善的结果,也有很多阶段性的成果,我们都努力了。现在,虽然还需要继续坚持下去,已有的成果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的信心和期待。我们只要坚持下去,肯定能战胜一切困难敢得辉煌成果。加油!
忽然感觉到指头有些疼,转头一瞅,发现烟已燃到尽头,赶紧扔到地下踩灭烟头,又弯腰捡起来,把它扔进了垃圾桶。回到办公桌前,茶水温度刚刚好,我一口喝干了茶水,精神了许多,头脑也更加清醒了,我知道该做什么,精神饱满的投入生活,积极主动的解决难题,鼓起勇气和信心面对,生活定不负我们的期待和厚望。
我用一副对联鼓励自己: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55
打开手机浏览,查看各群里的信息,是每天早晨的习惯。主要看一些新闻,我知道群里的信息基本已牵扯不到自己,人渐老去的过程也是人渐被边缘化的过程,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与生活规律。所以,我也不希望自己被牵扯进这些琐碎里。
浏览完信息开始阅读,也是熟悉和习惯的流程,偶尔细看一下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算是对程式化思维加的一点点佐料。之后,接着自言自语,记录自己上一天的事务,写下自己的感想。这样的书写其实是我疏理思路的过程。也许是老了的缘故,我对事务的反应总是有些迟钝,也只有这样的书写能让我的思路清晰起来,让我能够明白我该做些什么。这也是适合我的一种流程和方法。
2020年03月06日
黑白之间的随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