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其人,朱翊钧,8岁登基,首辅大臣为张居正等四学士。父亲为嘉靖皇帝,贪玩昏庸。生母非为皇后,故有两宫太后。少时勤勉好学,十岁书法有成,但在张居正的劝讯下放弃,从此安于学习治国教义,儒家经典等等。前半生奉守儒家大统下,作为皇帝的职责,专于学习和政事,重视仪式和教义,努力成为万民典范,以维持古老帝国的统治。后半生不堪于群臣及教条束缚,亦或是为人父真实感情,执意为三皇子朱常洵争夺太子之位。但又无法从教条礼义和权臣劝谏中摆脱,导致了长期的“争国本”。群臣死谏,帝王死磕。其时张居正已死,首辅为申时行。申时行为人不愿激化矛盾,始终在其中周旋,后因劝谏皇帝的奏章被非法外传,导致群臣起而攻之,最终不得不自退以保全。历时15年,逼退四位首辅,近百位官员,最终大皇子立为太子,皇三子为福王。其间发生“梃击案”,更是令整个帝国哗然,以致郑贵妃一派劣势更加明显,从而引发最后的结局。而对万历本人的影响则是,对朝政及臣子心灰意冷,他才意识到皇帝的家事不是国家的“家事”,皇位只是一种共同意愿的代表,一种德行操守的象征。而作为皇帝本身的意义,只是作为万民表率,给群众树立道德及伦理榜样。作为皇帝固然能够轻言杀头褫夺官职名号,杀得了一人,十人,百人,但杀不完前仆后继的天下人。心灰意冷的万历皇帝,开始了长达二十几年的怠政,不踏出皇城,不上朝,不提拔官员,整个帝国处于混乱无序的怠惰状态。这几十年的怠惰不作为,无可否认地加速了后来明王朝的灭亡。
张居正,黄仁宇评价明朝唯一的“政治家”,以一己之力试图革新整个帝国气候。在他主政时期,凭着皇帝的信任和首辅至高的权力,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实行自己的新政。然而在他死后短短三四年,所有新政被推翻,追随者被清算,甚至险些被“戮尸”,无不表明他触动了整个帝国绝大部分当权者的利益。文官集团在他生前为权势所压制的怒火,在他死后排山倒海而来。明眼人都能看出万历新政对整个帝国产生的积极作用,国家经济和行政面貌相较之前有了明显改善,这会使得相当多的有意向和支援改造帝国的官员倾向于支持他。然而新政实行的弊端,权势对张居正及其亲眷带来的嚣张跋扈,也无不在革新过程中显现出来,却被他强行一手遮天强行掩盖。这在无形中将该批倾向于张居正的官员,推向了他的对立面。
政治上,新实行的“考成法”,要求官员严格执行朝廷诏旨并且定期汇报,中央也会做相应的记录和奖惩。军事上,加修长城,与北方鞑靼“茶马互市”,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东南沿海任命戚继光平倭患,东北李成梁收国门。经济上实行“一条鞭法”,将各项杂税徭役合一,不再区分银差和力役,减少税收中的弊端,使该时期国家收入有了不少改善。水利方面他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主要方法为“筑堤束沙,以水攻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为人上,他要求全国上下勤俭朴素,然而自己的生活却完全算得上是铺张浪费。皇帝得知他要翻新旧屋,特地赐予白银100两,后才得知张居正自己花费了近1000两。他敕令官员不得迷信浪费,修筑纪念祠等,然后在他老家当地官员为他修建功德祠,张居正亦未阻止。故而张死后,皇帝和文官集团的清算,来得既猛烈且迅速。所有新政被废除,家眷遭罢免流放,亲近者被排挤斥责。“物极必反”是条亘古真理,估计张居正也没有想得到,死后被清算倒台,竟已无几人愿为自己说话请愿了。固然是因为他的新政触犯了大部分既得利益阶级的权益,也因为自己的刚愎自用,言行不一遭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弹。
“申时行是个老好人”,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这个接任张居正的首辅,习惯在皇帝和众官员间打太极。“和稀泥”的技术这个顶尖当权者玩得十分顺手,以致于大部分的人认为申时行其政时并未做成什么政绩。作为嘉靖41年的殿试第一,钦点状元,申时行的智商和情商无疑是极高的。他的执政理念与张居正不一样,也是因为张居正时期遗留的问题仍待解决。为了维持朝政的稳定,他只能作为皇帝和群臣间的润滑剂,缓和两者的关系,维持帝国的正常运转。由于在“争国本”的问题上首鼠两端,为群官所不容,尤其是在上书皇帝的机密文件泄露后(文件内容为安慰皇帝,驳斥群臣争国本的内容),更为言官集团所嫉恨。在反复不断的弹劾上书中,他也只能上书请辞回乡。申时行请辞回乡后,在家著书论述,也无不为自己在朝堂所作所为的辩护,认为自己当为期间,为帝国朝政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然而这些贡献却是如此不能轻易为外人勘破,乃至自己满心愤懑无法抒展。
戚继光的军事改革更多的是在帝国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俞大猷则是直接提出了类似“现代化军备”的概念。而在重文轻武的明代,大权在握的文官集团,当然更倾向于审时度势的戚继光。但是张居正执政时,与戚继光交往甚密,虽然在东南抗倭和京城军备改革上,都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随着清算张居正的运动,戚继光仍被变相夺权,这位帝国的将星也没能再取得更多的战绩。
海瑞是个极端的清官,但是个畸形的官员,极端的传统道德实践者。他廉洁至极,也要求身边的人奉行严格的孔孟之道。他将做官应当廉洁奉公,应当不为俸禄而为民众,作为为官的准则,准确地说,他是一个为信念而活的人。现实中,大部分人做官是为了权势,金钱,不可否认其时他们也会有为民众办事的渴望,成就自己清名的渴望,这些欲望都是并行存在的,作为一个纯粹的人而存在,是不符合大部分官僚的现实的。文官集团害怕海瑞,不仅仅是因为自惭形秽,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将海瑞作为官员的典范进行宣传,这会引起官员的恐慌和帝国的震荡。然而下层民众却喜欢这样的官员,只知奉献不知索取,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他们需要的是道德上绝对的纯粹,海瑞就是他们理想中的官僚。直至今日,从实际出发,海瑞这种官僚仍算不上是好的官员,不仅仅是因为仅以道德作为衡量标准是不现实的,批量生产这种官员是不现实的,更因为这样是与人性相违背的。极少数官员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只为奉献而存在,而通常这样的人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更提不上能够办成多好多大的事情了。现实就是,官员实现政治经济目标不仅仅需要理想,能力,更需要手段。
抨击传统儒家学说的李贽,是明朝晚期颇具争议的人物。对其人其事知之甚少,从书上只能看出,他的学说有跨越时代的现金,然而却不成体系,有可取之处,也有自相矛盾之处。比如他教授学业招收女弟子,并且声称男女应该平等,但却对贞节牌坊等事实大加褒奖。他批判上层剥削下层农民,但自己却依靠地主朋友的接济为生。总结来说是其思想有亮点,然而却无法形成体系乃至影响社会,只是一家之言而已。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感受是,宦官再也不是电视和小说中那个谄上欺下,只为牟取私利和权力的形象。伺候皇家的宦官也是需要熟读儒家经典,学习政事常识,才可以进入殿前侍奉皇帝。这就是读政史和小说的区别,文学形象中的人物都是单纯而纯粹的,然而真实历史中的人物,从来不是纯粹的,一如现实生活。
总结:整本书看下来耗时一周左右,比预期的时间长太多,既有怠惰的嫌疑,也有计划被打乱的原因。写下的内容大多数是仅凭记忆而来,可能会有疏漏的地方,待后期再查证。看完最大的感受是,这就是“蝴蝶效应”很好的佐证,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而这些原因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构成历史的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然而几百年的历史,你能看到的只是几人的作为而已,所以说历史书太轻薄,考试用的历史书更加轻薄。学历史还是需要多看,多想,辩证看问题,毕竟一家之言不可取,想要获得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想法,还是读古书最好,现代文仍只能作为辅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