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闽越,发现受大闽江朱子文化影响,这里的过年极其讲究,年味十足,这段时间受邀为琅岐整理民俗文化,整理到春节这个阶段,突发特有意思,拙笔记之画之以飨读者!
清堂
琅岐人在春节前进行一年一度卫生大扫除,俗称筅堂,也叫清堂。筅堂用竹枝绑在长竹竿上扫拂室内高处及四壁灰尘,既是做卫生,又扫除过去一年的晦气。辞旧迎新。筅堂之后打扫室内外卫生,洗刷门窗、墙壁,然后张贴大红春联,年画,使满堂生辉,喜气洋洋,干干净净迎春节。
过去琅岐人多住上瓦下木、土木结构的小平房,平时做卫生只能粗粗打扫门面,所以要等到春节前进行筅堂。现在住房条件改善,往日“柴栏厝”少见了,多住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房,室内装修也比较讲究,但春节前卫生大扫除—筅堂习俗,仍沿袭下来。
送年
每逢春节来临之际,琅岐民间有“送年”习俗,已出嫁的女儿要去娘家“送年”,送年货孝敬父母。一般地说,“送年”要送猪脚、鱼肉、太平(蛋)、面等“四色”,所以琅岐人有“养女儿有猪脚吃”口头禅。送年这一日,夫妻俩挑着担子,夫唱妇随,如果送的年货丰盛,招摇过市,就会招来路人的赞声,自己也感到脸上光彩。父母见女儿来送年也感到女儿孝顺,留女儿、女婿吃点心,中午备酒菜款待,同时也给女儿一些红包,叫做“回年”,还得给外孙寄“压岁钱”。现在农民生活提高,送年由送年货改为“送钱”,多者三五百元,少者也有一百元。做女儿的认为,新春佳节,向父母表示自己心意,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是传统美德,至于送年货、送钱,这就根据自己的生活条件而定。
祭灶
年关,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琅岐民间祭灶的日子。这一天晚饭后,各家各户备灶糖、灶饼、甘蔗、桔子、苹果、荸荠等十盘果子放在灶台上祭灶,以送灶公、灶妈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民间称灶公为定福灶君,称灶妈为增寿夫人。祭灶神时,家庭主妇要唱诗,求灶神增福寿、保平安,琅岐民间有祭灶歌:“祭灶祭葫芦,金的烛斗银香炉,灶公上天讲好话,灶妈下地保护奴,保护奴夫有钱赚,保护爸奶福寿长,保护奴哥找好嫂,保护奴仔中状元。”
到来年正月初四日,灶公、灶妈从天庭回来,这一天还要备十盘果子迎灶神回来,叫做“接神”。现在移风易俗,民间祭灶时,多贴“春牛图”。
分年
“分年”原叫做“本年”,意即过了年就是明年。“分年”在除夕的前一天晚上举行。“分年”活动主要是谢神、谢天地、祭祖宗,供品都是大鱼大肉,全头鸡、全头羊、蛋、面、水果之类十盘。虽带有迷信色彩,但也表达人们尊祖敬宗的美德。
“分年”供品一般摆在厅堂上,供桌上必须放一把刀,十双筷子、十个酒杯。同时,还要点香,烧纸钱、放鞭炮,这种习俗至今仍然沿袭。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上,是年的最后一夜叫除夕之夜,在供奉祖宗之后,一家老小围坐一起吃年夜饭,喝酒,也叫团圆饭。年夜饭一般有十碗,取十全十美之意。吃年夜饭时,饭碗、菜碗都要留一点,不能全部吃光,表示年年有余。饭后,长辈发给晚辈压岁钱(红包),表达对晚辈一片爱心。家庭主妇还要在灶台、水缸、米缸,水桶等家具、用具上贴上红纸。同时,还要装“岁饭”,“岁饭”上插筷子、红枣、榛子、栗子、瓜子等。然后打扫房子,全家人围坐一起谈心,守夜。现在没有守夜这种习俗,饭后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精彩节目,午夜过后,放鞭炮、烟火,庆祝新年到来。
初一
正月初一,又称元旦,新的一年开始了,清晨,主妇点香、放鞭炮,全家老小都吃太平面,早餐一般吃素菜,饭后出去拜年,主人留在家中接待客人,桌上摆福桔、糖果、果子,取“吉利”、 “纳福”、“人丁兴旺”之意。“拜年、拜年,没桔也得钱”,在拜年时,长辈一般送红桔给晚辈吃,或给“红包”。有的大人带着小孩四出拜年,收益不少。这一天在路上见到熟人,均点头致意,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现在许多人多用打电话拜年,互祝平安,如意。
过去,琅岐人在正月初一早上,有请吃喜酒习俗,凡本族中,在过去一年中有结婚,添丁、添喜的人,都会在宗祠备一桌酒,摆上十盘果子,灶糖、灶饼之类食品,请乡亲饮酒增添喜庆欢乐气氛,大人喝酒,小孩吃果子,参加喝酒的人向主人作揖贺喜,主人也要作揖回贺。
初一这一日禁忌很多,一忌扫地,拍扫掉财气;二忌倒水,福州话“水”是“子”的谐音,倒水是不吉利的;三忌操刀,动刀不利,以防不慎伤了手脚;四忌打骂小孩,怕哭声不祥;五忌讨债,怕伤和气;六忌关门,关门不利,开门大吉;七忌外出过乡,远行不利。现在移风易俗,这些禁忌有的已经打破了,但大部分禁忌仍沿袭下来。
拜年
初二这一日,已出嫁的妇女要带丈夫、小孩回娘家拜年,琅岐人叫“送粉汤”。“送粉汤”一般是送鱼肉、太平面、糕饼、水果之类的食品。琅岐人有个习俗,正月外出串门、走亲戚都不能空手前往,都要带些礼品,表示尊重、礼貌。即使不带礼品,也要带钱,而主人都会煮一碗太平面热情款待。所以女儿回娘家时,也要到叔叔、伯伯长辈家拜年,都得送些“饼包”水果之类食品,以表示尊重长辈。
疍民贺年
在琅岐岛雁行江两岸,住有水上人家,为古越族疍民。过去,每当正月初二至初四,水上人家的妇女成群结队手提竹篮子上岸,挨家挨户向岸上人家讨(米齐),唱年歌和贺年词,向岸上人家贺年,以扫除晦气,交好运,图个吉利。她们把讨回的挤分给子孙们吃,以求一年来出海平安,多讨渔货,发海财。
疍民上岸讨(米齐)并非乞食,也不说明穷富,而是疍民的风俗,这种风俗有其很深的渊源。相传,讨(米齐)习俗源于一千多年以前。闽王王审知带兵南下入闽时,征服福建当地人,把无诸国的古越族男人都赶到江边,并掳其妻女为妻或为婢。男人思念妻女,所以每逢正月初上岸登门以讨(米齐)为名,来达到与亲人相会的目的。岸上的妻女见自己的亲人,就做了(米齐),并把金子或珠宝藏在(米齐)内,外壳点以红丹为记,偷偷地把(米齐)送给前来讨(米齐)的亲人。有时还在竹篮中偷存些肉、蛋等食品给亲人,这就是讨(米齐)的习俗由来。讨(米齐)原来是男人,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改为女人讨(米齐)。
疍民上岸讨(米齐),到各家各户唱贺年歌,歌词多是女渔民自己创作,或祖辈相传。声调优美,富有人情味,又具有渔民乡土气息,岸上人家十分爱听。唱完贺歌后,岸上人家就十分慷慨,送给些(米齐),有时,也会给一点“红包”以表谢意。贺年歌如:“上岸讨(米齐)贺新年,一年四季喜连连,交个好运讨吉利,发财如意赚大钱。”“手挎竹篮唱好歌,保佑老板喜庆多,希望岁岁好年景,生意兴旺步步高。”
元宵节
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或灯节,是琅岐民间传统的佳节。元宵节晚上,乡村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花灯四起。花灯有走马灯、桔灯、圆灯、宫灯、八角灯等,多是民间艺人、妇女自己结扎而成,灯内点着蜡烛,形式多样,光彩照人。
元宵之夜,琅岐人有迎灯踩街习惯,以村或一姓为单位举办民间迎灯踩街活动,每户至少一人参加,各扛一排花灯参加迎灯行列,各墩、各房还有班锣鼓队参加,敲锣打鼓,民间的十番音乐队、肩头戏、高跷、舞龙灯、舞狮、陆地行舟、孩子队、彩车等都参加迎灯踩街活动,沿途观看的群众人山人海,大放鞭炮、烟花,场面热烈,喜气洋洋。这种元宵迎灯踩街活动一直沿袭到如今。近几年,下岐朱姓人家自发组织元宵踩街迎灯活动,大闹元宵,其场面十分精彩。
拗九节
正月二十九日是“拗九节”,又称“后九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吃“后九丸”,“后九丸”与“元宵丸”相似,用糯米磨浆,压干做壳,用糖、花生、芝麻做馅,搓成汤圆。“后九丸”与糯米合在一起煮成“后九粥”,有的还加上桂圆肉、蛋等。一家人围坐吃“后九丸”或“后九粥”。琅岐民间多忌“九”字,人的年龄逢九:如十九、二十九……,最怕“犯九不过十”,所以这一天,逢九的年龄,或逢九的倍数的年龄,都要吃太平面,以求平安。如果父母、兄弟、姐妹有“九”的年龄或“九”倍数年龄(俗称“暗九”),已出嫁的女儿就得给他们“送九”,以求保平安、健康。“送九”一般是送糯米饭、挤干的米浆、太平面、红糖等.这种习俗至今仍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