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十大恐怖之处有元妃省亲、袭人家卖女、金钏死不出贾府、鸳鸯是不大可能出现的人物、秋桐的丫鬟命、丫鬟嫁小子家奴、宁国府夜宴、贾瑞的梦境、刘姥姥家不是平民。
红楼梦的十大恐怖之处最为恐怖的就是元妃省亲了,元妃晚上七八点离开皇宫,凌晨两点多离开贾府。没有人会在这个时间段回娘家的,尤其是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时间段是大家睡觉的时间,换句话说,是鬼出没的时间、这段的描写恐怖程度不亚于聊斋。
中无论是故事中的人还是背后的真实原型,这个时候已经全部是死了的,故事中的人物可不就是“一群鬼”。
人物在出场的时候有一些箴言或预示,都是指向她们的结局死亡
书中好几次的托梦、见鬼、迷幻、梦境等描述,起到了吓人的效果,让人感觉书中鬼一般的人物。
书中有很多处凄凉而悲惨的描写。例如:惜春的判曲: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描写诡异。例如:贾元春在凌晨居然可以出皇宫探亲,还有原著开头和尚说的一句“薛宝钗是转世的风流孽鬼”。
特殊的艺术处理手段。故事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写成的,在描写宝黛钗等大观园里少男少女间的鲜活故事的时候,往往用只言片语或谶语,暗伏抄家后人物惨死或悲惨的结局。这种杂糅,让读者每个毛孔都渗透着恐慌。
红楼梦具有跨时代的先进性。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在清朝,并且一度被视为“禁书”。乾隆皇帝的堂弟弘旿就曾说过:“《红楼梦》非传世小说,余闻之久矣,而终不欲一见,恐其中有碍语也”。弘旿口中的“碍语”其实就是红楼梦不被那个时代所容纳的地方,也就是红楼梦的先进性和跨时代性。
红楼梦的真实性。红楼梦全书都以“假”代称,但它留下的故事却都是“真”,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个“假”其实就是“真”。红楼梦映射的史实和家事都有来历,它被称作禁书,有一方面的原因其实就是它牵扯到了当时的政治。然而红楼梦的难能可贵还不仅仅是它所讲的“真事”,作者刻画出来的人物,一个个也都逼真至极
红楼梦用反讽法赤裸裸地揭露了现实和人的本性。读红楼梦里面的人情世故时,都有一种“小丑在殿堂,真人在流浪”的心情。以贾雨村和贾政为首的一派人,用读书人、正途和高尚来伪装自己,混迹在上层社会,代表当时的社会主流。然而这些读圣贤书的人究竟有几个不是禄蠹?贾政附庸风雅,迂腐刻板的作诗,难道不是掩人耳目的沽名钓誉?贾雨村以权谋私,忘恩负义,难道不是当时官场的写照?更讽刺的是,馒头庵里的静虚,公然打着佛家的慈悲为怀,专门做道德败坏,甚至谋财害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