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格英雄之旅第213日
每日感悟:
勿忘志向,勿助功利。
万化在心,真实为本。
一手天命,一手人事。
乐天知命,自求多福。
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内明外用,内外兼修。
一以贯之,行而致远。
知止而定,定而能静。
专一专注,良知良能。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志存高远,狂者胸次。
只要成功,莫论岁月。
深挖动机,强化目标。
时时刻刻,不离不弃。
吾日三省,知行合一。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张弛有度,猥琐发育。
三更半夜,早点休息。
附读书摘记:
挫折事件必然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但进行外部归因经常于事无补,因为我们最能左右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最能改变的也是我们自己。进行自我归因的人虽然可能会给自己施加太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会帮助他寻找自己的弱点,然后进行改善。而外部归因的人,在挫折发生后会对自己说一句“这不是我的错”,然后就放弃了自我改善的努力。
这是一种控制感的较量。一般的学生认为,是教授在控制局面。所以,当教授不理自己时,这种小小的挫折感击倒了绝大多数学生。但这名女学生不同,她相信自己和教授一样可以控制局面,她认为教授“古怪”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可以理解的特殊原因。暂时,她不知道这个原因是什么,但她深信没有人真的天生就是这么古怪不讲情理的,只要自己坚持,她就可以控制这个局面,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高AQ者和低AQ者的差别首先在于,面对挫折时的第一反应。低AQ者一遇到挫折就容易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而高AQ者却会因为遇到挑战而兴奋。”许金声说,“其次,这两种人的心理机制也截然相反。低AQ者是应付机制,他会用种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逃过挫折;而高AQ者是应战机制,挫折会激发他调动自己的种种资源和能量,最终化解并超越挫折。
按照斯托茨的理论,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一个人的AQ:控制(Control)、归因(Ownership)、延伸(Reach)和耐力(Endurance)
知行格-英雄之旅
日精进第213日
日阅读:读《原本大学微言》《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阅读1个小时左右。
日锻炼:
日总结反思:
同感悟。
第十一轮一周封闭计划:
时间:2月11日——2月17日。
具体:
1.作息:6点半起床,1点休息,午休1小时。
2.晨读:听说读《考研英语》《高级英语》《法语》等。
3.时间:除日常杂事外,无特殊情况时,白天和晚上约10小时上课、自习,中午和晚上3小时以上看书。
4.看书:哲学书《原本大学微言》《王阳明全集(四)》《哲学简史》等;掌阅《辛弃疾词集》《六项精进》《感谢自己的不完美》《孟子旁通》,纸质书《拖延心理学》等。(继续依次进行)
5.手机:看消息每天最多一个小时。除此之外,学习,读书,兼职。
6.完成时间表读书学习任务:听好课,读好书,锻炼好身体,做好事。
7.锻炼:每日跑2000米等。
今日事今日毕:
1.跑步2000米。
2.看书至少2小时。
3.完成学习任务。
知行格:培育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