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经商,老家所学知识和外地不同,为了不影响以后的高考,珀黎和妹妹在初中的时候便被母亲送回了老家,住在外祖父母家。
高中那会儿,学业负担比较重,珀黎却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每次父母打电话回来,妈妈总会和妹妹聊上很久,然而等珀黎接起电话,妈妈却总是那句简单的话:“你有什么事吗,没事我就挂了。”珀黎的内心渴望得到妈妈的爱,但又害怕受到伤害,她把自己锁了起来,始终无法敞开心扉。
还记得过年的时候,母亲回来了,妹妹说自己想要一部手机,方便和母亲通话。珀黎心想,妈妈总也会买个给她吧。可结果却是,妹妹开心的买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而珀黎却什么也没有。母亲对珀黎说:“我对你很放心,你的妹妹真是让人操心。”或许这就是母亲为什么没有考虑过给珀黎买手机的理由吧。那时候珀黎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任性的人,她也想获得母亲的关爱。
高考前几天母亲回来了,珀黎和妹妹是在同一天考试,但是地点却不同。珀黎内心渴望母亲会陪伴她去高考,但心里却又明白这并不现实。当母亲对珀黎说,她要陪妹妹高考的时候,珀黎只说了句:“好的,你去吧”。珀黎很坦然地接受了,因为她一直是个懂事的孩子,她觉得此刻妹妹或许更需要母亲的陪伴。母亲把珀黎安排在她的三姨家,三姨家离考点有一段十五分钟左右的路程,母亲对珀黎很放心,安顿好她就离开了。珀黎心里多么希望妈妈能安慰她一句,而不是“我很放心”这句话。那时候珀黎觉得太懂事未必快乐。
暑期,妈妈把家里烧饭做菜的家务活交给了珀黎,然后去外地经商了。妈妈总说:“你比较大,妹妹比你小;你懂事,我对你很放心,妹妹真让人操心;妹妹没你勤快,你多让着她点。”每当珀黎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多么希望自己是个聋子,什么也听不见;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母亲眼里那个令人操心的孩子。虽然心里难过,但珀黎还是完成了母亲交代的任务,为哥哥和妹妹做饭,洗碗,拖地。珀黎有时候累了,觉得很不公平,希望哥哥妹妹也能分担些。在母亲看来,家务活是不能让哥哥做的,或许是受母亲的影响,珀黎也没对哥哥做出什么请求,而是对妹妹说,希望她能洗碗或者拖地,可是妹妹每次吃完还是“甩手掌柜”,或者偶尔把自己那一个碗洗了,然后就离开了。珀黎心里难过,却没人能诉说。她付出了,却始终也没能融入到他们兄妹的情感中,哥哥有事没事还是只会联系妹妹而不是她,她渐渐地忘却了如何讨好自己,而只是一味地去迎合他人,丢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