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嘎石窟遗址位于札达县以北40公里处,距“古格王朝”遗址西北约40千米,东嘎石窟散步在东嘎村北面断崖上,其中绘有精美壁画的几个洞窟集中在东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石窟掩映于荒芜的山腰中,这是在1992年才被发现的石窟壁画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遗址,其中在半山腰的三个洞窟中的东嘎壁画保存较好。
沿着陡峭的石阶,走进洞窟,仿佛突然进入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佛国世界。东嘎一号窟四面墙壁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坛城,构图严谨,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画中既有飞天侍女像,也有动物图案,各种图案让人眼花缭乱。窟顶有被凿成四层相互交叉重叠的套斗形,所绘九重图案内容繁复,有伎乐人、承柱力士、化佛小像、双鹅、五鹿相环绕、各种塔式及吉祥饰纹等。
东嘎二号窟内中间有两座方形的塔基,塔身已损坏,是窟内供养塔。窟内北面设长形佛龛,塑像大多已不再。佛龛上绘有数排佛、菩萨像。西、东壁绘以大量排布整齐的菩萨像,像下均有藏文题铭,数量繁多。窟顶绘以曼荼罗图案,周围又穿插以飞天、多臂观音、各类金刚、神灵及佛像、菩萨等造像。 东嘎三号窟面积小,损坏程度比一、二号窟较为严重,四壁壁画下端脱落较多,窟顶部分壁画尚完整。窟顶由三重莲花形构成曼荼罗图案,中央位置原绘有一坐佛,四周八莲瓣中饰以羯磨金刚杵等法器。第三重莲形图案中绘有八大胁侍菩萨,菩萨在莲台上,手中持各种法器。
东嘎石窟遗址在西藏历史、宗教档案中没有文字记载,是一个尚待破解的文化之谜,洞窟壁画有近千年的历史,考古研究价值极高,为研究名扬海内外的阿里古格王朝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阿里地区文物抢救工作办公室于1997—1999年间开展了对含壁画洞窟的加固、山体治水以及壁画保护,并在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和登记。1996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举世瞩目的国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