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好友分享前兩天的晚安詩PO文
每一次你 告訴女兒
你吼她 是因為愛她
便是教她混淆了
憤怒與好意
這樣似乎是還不錯的主意
等她長大後
便會信任傷害她的男人
因為他們看起來 跟你好像
——給有女兒的父親《奶與蜜》, 露琵・考爾(Rupi Kaur)
這觸動我的神經,我年輕的時候,我對父母教養的價值、方法、與其影響力相當有興趣。但是我一直在想,這首詩有點不通,或者太簡化了。父母對小孩吼、憤怒,是過度表達情緒,但不至於等於傷害,說是傷害,有點太嚴重啦!
但是,父母生氣說是因為愛小孩,這也不夠誠實,這其中經常混雜著很多愛自己的成分,小孩的成長發展過程與父母的發展經常緊緊相扣,幾乎是利益共同體,尤其是個體化發展比較少的父母。小孩功課不好自己沒面子,小孩不穿衣服感冒了,父母上班要請假要花很多時間照顧,還有焦慮、擔心的情緒代價,小孩亂花錢東西壞了,父母要買單,小孩在家當少爺,東西亂七八糟,父母一旁收拾,這是小孩對父母壓迫剝削,女兒天真自在穿著很性感的衣服出門,父母焦慮女兒成為惡人的獵物,無力勸阻之下,也無力承擔女兒受傷的擔憂時,當然就吼出來,這些憤怒,有時真的是來自易受傷沒有安全感的自己。
我蠻欣賞的一位精神分析師羅洛・梅說,暴力來自無能無力。我想父母的吼,有時是被壓迫者的反彈,有時是自己無能無力,害怕失落,害怕失去自己美好生活的最後手段。
佛洛伊德在七十多歲左右,寫出「文明與其不滿」,對人的攻擊性相當好奇,隨著文明的發展而來的社會,限制了我們的自然慾望,例如大量投入文明的創造(工作工作工作,讀書讀書讀書),而無法享樂,無法做愛做的事,因挫折而產生攻擊驅力,我們看不見自己的挫折時,更容易將這股驅力發洩在他者身上。他的有些理論還是挺好用,我們的網路酸民、暴民真的不少!
所以啊,父母憤怒生氣的時候,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挫折,也誠實讓小孩知道,你們是利益共同體,「愛你也等於是愛我自己」,你是為愛自己而吼,不僅是為愛他而吼,誠實,多瞭解一點自己,免得藉著小事,以愛為名,加倍發洩給小孩,而出現語言暴力,一旦嚴重到肢體暴力,傷害就更難彌補了。
願天下父母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都有高度的情商 家人之間的互動充滿關懷與愛 讓家人溝通遠離言語暴力 樹澍感恩合十
来自温大翁树澍老师的分享!诚如翁老师所言,父母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远离言语暴力,孩子都有高度的情商,让家人间更充满理解与支持,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爱心][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