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始于一场葬礼,不同于《情书》的肃穆白雪。
一家人,冷静克制,无言静默,努力地维持着寻常生活的样子,小心翼冀地隐藏情绪。
如果不是之华故意为之的错会,误打误撞的书信往来,那个叫之南的女人,或许会在时间的涟漪中被步步淡忘,不能提及的死因,遇人不淑的婚姻,一个无名作家笔下的女主。
因着和尹川的重逢,因着某种际遇,那段落了尘,封了灰的记忆被唤醒,每个人的生活都开始泛出细微的涟漪,那涟漪在彼此之间荡漾,终成波澜。
两个字,牵扯着所有的人,离散、重聚、冲突、释然。她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
之华,之南少女心性的妹妹,之南,之华漂亮优秀的姐姐。
她见证了之南与尹川少年时的全部故事。
小时候,生活在姐姐阴影之下,喜欢的男孩心里想的是姐姐。少女情怀总是诗,胆怯、羞涩,还有一丝狡黠,她作传声筒,不过是为了能更多接触和了解暗恋的男生。给尹川看的相册,姐姐的照片是模糊的,想要推销的,终究是自己。
宛转的小心思,跟她的性情一般天真,经不住三言两语便全被戳破。鼓起了全部勇气,向尹川递出的情书,仿佛是青春期一场浩大的战役,却在那个男孩面前一败涂地。
眼泪是难过、不甘,委屈,懵懂的暗恋无疾而终,生活却拉扯着她一刻不停地向前。
转眼,已为人妻母。生活,比水平静,没人为她写书,没有跌宕的爱情,没有渣男,没有失败婚姻,不用经历那些不堪的狗血的人生。而当年那个青春期少女,还在她心里蛰伏,许是好奇,许是恶作剧,也不乏一些难以明说的暖昧,在误以为被当作姐姐后,开始以之南的名义写信,写给那个大男孩,吐槽生活的琐碎与烦恼,也试探着想要一窥那时少年的内心。
她写“不必回复”,却忍不住一封接一封地写下去。像是对平凡人生发起的冒险,又像是对中年生活的心虚逃避。之南与之华的女儿们却以另ー种心态揭开了这段故事。睦睦早读过了尹川写给母亲的小说,她一直等待着某天尹川出现,接替父亲的角色,带他们走;飒然几乎与母亲的青春期重叠映证,逃避喜欢的男生,甚至不惜转学,却又对爱情充满向往。
之南的儿子晨晨是最艰难的那个,他努力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也没有贴心的姐妹可以分享心事。对大人的世界一知半解,却又早早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奈。去小姨家借住,故意说不喜欢女孩房间,跑到书房睡,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客人。所以在离家出走未遂后,失控地喊着那不是我的家,我已经没有家了。他悄悄给过世的母亲写信,“妈妈你好吗?我很好。”承包了我夺眶而出的眼泪。那些沉默的不知该说什么的小孩子,想了很多大人们都不曾想的事情,却没人知道。那只飞起的小鸟,那只落地的小鸟,一触即发。
奶奶的故事是另一重人生,她与扈老师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夕阳恋?学英语?电影处理得很模糊。或许到那个年纪,很多事也不需要有明确的结果,曾经的惊天动地,如今看来都可以轻描淡写。扈老师回信了,儿媳妇想看老人慌张的神情。“哦,放这里吧。”她头也不抬一下。这么多人情冷暖,交错在各种信件的往来中。家人互相隐藏心事,又彼此关照。电影的英文名叫“ Last letter”,这信息化的时代啊,这古典而又充满浪漫主义的行为。
书信的体验,怎能被电子替代!我手写我心,因为书面,因为慢,多半时候,要字斟句酌,甚至可以适度矫情肉麻。笔尖摩挲着纸面,传递书写者的心意,又借由着纸张与笔锋被读者感知。它如此真实,以致日久经年,依然撩拨人心。
所以那场毕业典礼的演讲词,跨越了三十年,成为了故事最好的注脚。
那是写给睦睦与晨晨的,生活中有如意,也有不如意,只是希望你们能活成自己最好的样子。
那是写给飒然的,有些愿望可以实现,有些不能,无论得失,总要勇敢面对,不必害怕。
那是写给之华的,你不一定是所设想的故事中的那个女主角,但你一定是在某段生活中,某些人的生命里,不可替代的存在。
那也是写给之南的,关于你的故事,永远有人记得。无论你做怎样的选择,那个北方晴朗的夏天,阳光透过窗帘投入礼堂,两个人修改演讲稿的下午,都真实存在着。存在于尹川的记忆里,存在于小说中,也存在于女儿的心底。即便过去多年,依然清晰。
这一切仿佛是生活的偶然,却因为那些翻腾的记忆与情感,变成必然。纵然穿越时间,相隔万里,人们之所以可以坦然面对生命的艰难,不过是因为内心怀揣着温度,在平淡中扶持前行。波折之后,生活继续,就如同书信开篇。
你好,之华
轻描淡写,又万语干言
庆幸的是,即便跨越国度,跨越文化和语言,岩井俊二的特质,也没有在电影中丧失。清爽通透的色调,运动流畅的镜头,走心走肾的音乐,还有那些如此贴近的面部特写,捕捉演员脸上每一个细小的情绪变化。他依然能够精准地描绘人与人的关系中那些唤起共鸣的细节,不动声色,又格外撩人。电影带着淡淡的伤感,却并不阴沉。阳光始终播洒在电影里,人在逆光中的样子,变得特别好看,朦胧又梦幻。他喜欢的大落地窗,被光线轻易穿透的窗帘,少年与少女无言的安静时刻。他也写人生的聚散无常,生活的颠沛流离,对白衣少年的念念不忘,那些被深藏又根深蒂固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作为异国人,岩井俊二小心地回避了家庭与社会的连接。所以这部电影没有变成另一部《情书》。他只是把重点,放置在所有文化都可以共情的爱情与亲情中。关于中国的细节,我想陈可辛应该给予了足够的帮助。选择最接近日本气质的城市:大连,也避免了电影在视觉上的唐突。
演员也好,生动自然。周迅终于不必再焦虑于扮演少女的违和感,不施粉黛,尽可以演绎本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醇厚质感。张子枫作为新生代,却分外老到。少女的那种纠结与怯懦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水到渠成,通透饱满。邓恩熙,镜头追着她的脸,如同有光。电影中睦睦的情绪更浅,那种细微的波动,她演出来了。吴彦姝没有太多戏份,但她的脸,本身就是戏剧感。只是注视着,就有故事发生。秦昊与胡歌,我一直想,他俩角色互换,不知是何情景?
我想,胡歌的戏份可以删减的。张超与成年之南一样,只用作一个模糊的影子就好,不必那么具像。
因为这些人的努力,在看电影时不会想这是部日本导演的电影。它所表达的,就是中国人所熟悉的人情与生活,自然亲近。与《情书》的日本文化疏离。
我念念不忘的,是尹川在废弃学校看到睦睦与飒然,仿佛时光穿越的瞬间;是之华逃离同学会,却突然听到姐姐声音,不禁回首落泪;是两个少女送走尹川,满面愁容,又突然绽放的笑脸;是之华三十年后以自己的身份与尹川相见,轻轻握住,又松开。
这些情绪,在岩井俊二的电影里传递,在《情书》上映20年后的今天,再次在大荧幕上形成互文。
那是岩井作为电影导演的坚持。也是作为看客的我,青春的纪念。
踟蹰半天,不知如何起笔。
轻描淡写,又万语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