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想还是用了一个这样的标题来开启我今天的日记。请允许我对“手机”道一声“谢谢!”,因为今早的我是被“手机”叫醒……
早上我还在楼上睡觉,似醒非醒间听到楼下小哥哥扯着嗓子在接电话,“喂,你找谁吖,你是找我爸吗,我爸不在家上班啦……什么,啥……我听不懂你说的……”前一天晚上凌晨一点才睡的我就这样被手机叫醒,毫无睡意……
我匆忙起身,跑到楼下卧室,急促地问道“小淘,你跟谁打电话呢,小朋友不能跟陌生人打电话的……”
小哥哥着急解释说:“妈妈,哪儿是我打的,这个电话一直打进来,我以为他找我爸呢……”
听完我有一种强烈的担心涌上心头,当我准备质问“你忘了妈妈告诉你的了吗,不管是谁的电话你都不接的,再说谁知道你有手机吖……”,这些个绊脚石很快在头脑编辑好又被及时按下了暂停按钮,我让自己安静了一会儿,之后我对小哥哥说:“我睡得好好的,听到你大声接陌生人的电话,我瞬间就被吓醒了”
小哥哥马上凑过来安慰我说:“妈妈,我没事吖,我就说听不懂他说的,我就准备挂的,你就下来了!”
我一边听着,一边寻思着“咦,教机来啦,我正好可以借机谈谈这个手机的事情”,心里一阵窃喜,于是我开始对小哥哥表达我这几天积压在心里的感受,我说:“小淘,这两天妈妈看见你一早上起来就玩手机,而且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抱着手机,我真的是很不舒服,担心你的眼睛,担心你看的东西不健康…”
话音刚落,小哥哥说:“哼,你就是不想让我玩手机,我就看!”(情绪崩溃)
我接着解释说:“我能接受你玩手机,但是我没法接受你一天只看手机”(绊脚石)
小哥哥的火气依然不减,说:“我知道,那咋办?”
听到“咋办?”我好像一下看到了希望,我心里偷乐了一下,脑子里想着“第三法可以来啦”,我拉过小哥哥的手让哥哥坐我腿上,我说:“你放假在家里待着很无聊,所以你想看手机”,小哥哥说:“对吖,没啥可做的又不带我出去”,我说;“的确是不好玩憋在家里”小哥哥说:“所以我才看手机吗”我说:“看手机我不反对,但是长时间盯着手机,我担心你的眼睛,不让你看的话你不舒服,让你一直看的话我和爸爸也觉得不舒服,我们能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都满意呢?”
小哥哥听完说:“妈妈,要不这样吧,我一天看四次手机,行吗”
我说:“四次可以,关键是每次多长时间,你想想吧”
小哥哥说:“每次60分钟?”
我说:“额,我觉得有点太长时间。”
小哥哥说:“那你说吧,我说的你不同意!”
我说:“30分钟?”
小哥哥说:“我觉得可以吧,那就分四次吧,每次看都时候手机计时,行了吧?”
我说:“好的,那就这样决定咯,时间到了就得关掉手机咯!”
就这样我借机和小哥哥做了一个关于手机的第三法,用时间来检验我们的方案吧……
复盘:
1、当我被哥哥大声接电话吵醒时,我首先是被吓到,我害怕小哥哥上当,所以我很着急冲下去连续发问,这样让小哥哥采取了防御,如果我当时第一时间就能看到自己的担心和爱,我应该这样说:“小淘,我在楼上听到你跟人打电话,妈妈又担心有好奇,担心你被人骗,又好奇你跟谁聊天”……
2、值得庆幸的是,我在期间学会了按暂停按钮,没有选择质问,而是选择如实沟通我内心的感受,这样拉近了我和小哥哥的距离,得到小哥哥的同理安慰。
3、关于看手机发送的面质我信息,让小哥哥很有情绪,我当时只抛绊脚石,并没有积极倾听,如果重来一次,当发完面质我信息后,小哥哥说“哼,我就看手机”时,我应该换挡到积极倾听—“听到妈妈说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你很害怕我不让你再看手机了”,而不是解释。
4、在听到“咋办”,我被点醒,也体会到小哥哥的感受,所以我拉过小哥哥抱着坐我腿上,让小哥哥放松下来,这样给我们接下来的第三法提供了一个“和平”的环境。(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非语言的接纳会让小朋友感到被允许,被尊重)
最后,我想说,感谢手机,让我和我的小哥哥之间多了一次联结,在一轮一轮的沟通下我们开启了“第三法”!所以我说—你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