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得感
心理学中有一个专用词语来形象的描述“不配的感”,他就是著名的“约拿情结”这个概念出自《圣经》。有一天上帝要约拿代表自己到尼微城去传话,这本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时所向往的。但当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约拿却感到深深的恐惧,他竭力推却突然降临的荣誉,回避即将获得的成功,一直都没能完成这项任务,约拿为什么会回避成功?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成功。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些经历:水果拣坏的吃,买东西只挑选打折的,衣服等换季买特价,有好东西都先让别人选,喜欢比自己优秀的人不敢去追求……凡此种种都是自己有“不配得感”!
“不配的感”,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不配得到父母的爱,源于幼年的匮乏感。如果一个孩子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差评长大,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的鼓励,肯定,心理营养不足,那他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对自己极低的评价。长大后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值得拥有和享受好的物质和生活!
一般来讲,父母过度的掌控,从小被要求懂事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具备“不配得感”的特性,常常给自己定一个低配的人生,同时人们经常说到的小大人,长大以后也容易这样,孩子的心灵敞开的,所以伤害是彻底的,孩子是最好的信息接收器,也是最差的信息解释着。
孩子小的时候所有的需求都需要通过外面来获取,只能全盘接受外界授予的一切,如果外界给予的反馈是积极的一面,就会认为自己是被接纳,被允许的,就会产生配得感。如果所有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外界给予的又是负面的体验,就会产生不配得感。
如果自己有“不配的感”,可以自己调理,接纳、肯定、认可,赞美,表扬,鼓励,自己爱自己!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被爱的信念不断得到强化,就可以有效的解除“不配得感”。
三正日记
1.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觉察“不配得感”
2.坚持练字,今天对比以前的笔记发现有进步
3.和孩子一起去买零食,聊聊春节假期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