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端文公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天偶遇并重温这句至理名言,才知道它出自顾端文公之语。

顾端文,原名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生于书香世家。他自幼聪明过人,幼年就研读孔子之学。

1576年(万历四年)赴应天(今江苏南京)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乡试第一名。后来会试考取第二十名。1580年(万历八年)他赴京参加会试,又被录取在二甲第二名,被赐进士出身。1582年,张居正死后,顾宪成改任吏部主事。1586年(万历十四年),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也考中了进士。

顾宪成创立了东林书院,被人尊称“东林先生”。以东林书院为阵地,通过讲学、论辩、研讨、撰文、出书,对王守仁“心学”及王学末流在道德修养和认识论方面宣扬的种种虚、空、玄的主张和说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和批判,从而推动了实学思潮的高涨。

清嘉庆年间,七世侄孙顾氏后裔顾皋中状元。

顾宪成纪念馆,在今无锡张泾镇元吉弄内,是顾宪成、顾允成兄弟诞生地。

顾宪成墓在无锡市锡山区查桥关泾村西南。

顾端文公祠创建于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在无锡惠山听松坊,并以顾允成配享,祠内原悬有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以上便是有关顾宪成及其“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声声事事。当然,顾宪成从位居京官到被贬流放及此后的升官回京、削职返乡、遭受诬告等几起几落的坎坷一生,在此不加细述。然而他仍然以讲学议政等方式推动了实学思潮的高涨和发展,更是敬佩和学习的地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