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岁那年的夏天,我随奶奶第一次坐着咯吱咯吱作响,摇摇晃晃的乡村巴士进城去看望姑父一家子。汽车奔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飘带在云雾缭绕的山中穿梭。从未坐车的我,胃里翻腾,从半路上一直靠着车窗呕吐。最终带着反胃、晕眩踏上了小城的土地上。
下车在姑父的诊所坐定后,便随着姑父去往他的居所。城里那时的道路依然也是泥泞脏乱的小路,道路两旁接连着无数高大苍天的树木。姑父的住处便在转过一道长长地斜坡后,陡然出现的一个群居的小院落里。院墙低矮,沿着一段泥泞的马路斜斜砌着,绵延到院落的入口处,被一棵婷婷如盖的古木掩映在院墙的尽头。
院落里的房屋都显得有些古旧,青砖黑瓦隐匿了年代的痕迹。两排对开并排的住所,类似筒子楼的格局,显得局促狭窄。姑父们的客厅、卧室靠着围墙外的道路,远处常常隐隐绰绰的飘浮着浓雾,稻田、河流星罗棋布的错落着。
那段时间我常常被丢在院落里独自玩耍,院子里的那颗棵苍天的古木,知了隐匿在枝桠树丛间发出沉闷的声响,叶子泛着绿色。我时常趴在外墙上,无聊的眺望着远方,或是盯着泥泞斜坡上拖车拉大货车艰难的爬行的模样,呆呆地望着,无聊的数着时间。
然后等到接近傍晚的时候,跟着奶奶一起到城关幼儿园接放学归来的表弟。幼儿园门口熙熙攘攘的拥挤着各种小贩,吆喝卖冰棍的,面包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我眼睛闪烁的目不暇接这些新鲜的玩意儿。偶尔奶奶会买个面包或一两块冰棍给我和表弟吃,于是嚼着冰棍便像匹快乐的小马驹似的,可以兴高采烈的的蹦跳一个下午。然后默默得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着动画片,等待着晚饭,伴着黑黢黢的暮色爬过窗户,悄悄降临。
后来,姑父家乔迁新居,我和奶奶在小城居住的日子便告一个段落。离开的时候,姑姑买了一大堆好吃的奶糖、饼干随我带在身上。那时的汽车稀少,我和奶奶在一棵大榕树下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汽车才姗姗来迟。车子像一只爬虫一样,缓慢而艰难的喘着粗气,就这样一路上又是呕吐和晕眩的回到了圩上。
第一次到小城的模样大多都模糊的只剩下些轮廓,远远都没有驱车反胃和呕心的切身经历来的真实和深刻。那一年的小城风物就这样不容更改的置于我八岁那年,那个空气中都泛着绿色和香气的夏天里。
2
三年后的另一个夏天,因为参加小学生竞赛,跟随着一大群学生和老师气势汹涌的奔向小城。依稀的记得当时下榻在一个僻静的招待所里。招待所沿墙壁爬满了一片墨绿色的爬山虎,肆无忌惮的蔓延开来,周围是紫色、红色等各种零星的小花,次第开着,安静而矜持。
向晚时分,我们跟随着老师兜兜转转,打量着这座小城。彼时,人民广场还在半修建、半开放中。广场上的喷泉,高高低低,时大时小,在灯光的照亮下,吸引着初来乍到的我们驻足观看。
后来,我们坐在诺大广场的一隅,看着广场舞台上流光溢彩的灯光,舞台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混杂在一起,从远处、暗处隐隐约约地传来。广场后面的假山上,几束巨大的光柱穿透着低垂的夜幕,在夜空里显得格外刺眼。
夜渐渐沉了下去,城里的灯火或明或暗、似有似无地指引着我们回去的路。一路上,我们踏着小城的月光、灯火,嬉笑、兴奋的走回了招待所。然后,在房间里嬉闹,最后在毫不情愿的倦意昏沉中入睡。
第二天,考完试,走出城关小学,太阳热辣辣的耀眼。老师提着几个洒水壶蹲在小学的门口,然后坐车就这样匆匆一瞥后,离开了小城。
几年后,当我来到县城,重新寻找那家招待所的时候,已经门庭凋敝,在一片改建和拆迁之中,艰难而无力的应对着城市化的新浪潮。我只是会时常不经意的想起那一片墨绿色的爬山虎墙,疯狂的爬过墙头,眺望着外面的世界,像极了那一群初来小城,畏首畏尾却又疯狂任性的农村少年。
3
一年后的夏天,小学毕业,开始在县城求学,就这样在这座小城里,一呆就是六年。我仍然记得第一次出入校园的样子。花坛,树木,团团簇簇的拥挤着,在盛夏的热风里,轻拂摇摆。假山、喷泉,红砖、白瓷,随着视线依次映入我的眼帘。沿着阶梯缓缓下去,铺着煤渣、像海星一样的草皮贴伏在空荡荡的操场。
于是,带着对这所学校最粗浅的认识下,我每天从学校对面的摊子上买好几个包子,一杯豆浆,再急匆匆的往教室里赶。暑期补习结束后,作为寄读生开始长天呆在学校,似乎和外面的世界隔绝,更不用说这个近若咫尺的小城了。
每到周末,我们时常会纠缠着几个伙伴,在小城里随意的逛逛,在小卖部里挑几包零食,在校门口附近买一杯刨冰,然后心满意足的走走看看。就像一群无知而怕受伤的幼兽在这座城市穿行。
4
刚来到这座小城的时候,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的缘故,有将近一周的时间,都上吐下泻,脸色极度疲弱扭曲。甚至一度产生了要离开这座小城,逃回农村的冲动。
后来在渐渐的接纳中,我接纳了时间,小城也接纳了我们。时光接续,小城也不再是我概念上的地理意义。它就像是我生命上的一段旅行,小城的变迁与固守,我的漂泊与回归,都像是一种互文与映照。
这就是我记忆里邂逅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