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国天文年历》,今天1月20日16时59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节气。“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之后是立春,昭示着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今天,我们走进大自然,一起感受冬之激情,触摸春之希冀……
对大寒的认识,我们梳理如下,让模糊的认知更加清晰:
1.大寒是全年中最冷的节气吗?实际上这种认知并不准确。数据显示,自1951年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小寒更冷的年份占42%,大寒更冷的只有28%。大寒时节,大风、低温、雨雪频繁造访,寒潮南下,很容易形成灾害性天气,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2.古人怎么判断大寒节气的到来?“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亦称物候。
大寒有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一候鸡乳。《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指大寒节气中鸡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
二候征鸟厉疾。“鹰隼之属,杀气盛极,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此时,鹰隼之类征鸟的捕食能力处在极强的状态中,它们盘旋在空中到处找寻食物来补充身体能量以抵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大寒时节,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人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3.大寒花信。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叫做这一节气中的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
风有信,如期而来;花不误,迎风盛开。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时节就这样在花开花落中慢慢流转......
一候瑞香。瑞香,闻其名,便知它夺人之处在于香气。它小花团簇虽不惹眼,但其浓香却有“花贼”之称。
二候兰花。兰花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素有“国香”的别称,古人认为其有“养鼻”功效。
三候山矾。《本草纲目》说山矾“叶似栀子,光泽坚强,略有齿,甚芬香。” 黄庭坚喜爱此花,“山矾”由他而得名。
大寒年关将至,浓郁的“年味”在大寒节气中弥漫。大寒适逢年终岁末,除顺应天时之外,人们开始为过年忙碌奔波,赶年集、备年货、置新衣、写春联、腌腊肉,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就要到了。
❶防寒:鸡汤糯米饭。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
❷尾牙:买卖人设宴
❸祭灶: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间,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定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化开,涂抹在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坏话。常用的灶神联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
心藏后凋节
岁有大寒知
赏梅,冬嬉,盼归,有回忆
有家,有友,有酒,有期待
心中有了归期
大寒仿佛也暖了起来
毕竟
大寒至
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