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很多城市的高温,昆明显然是要凉快很多,走在滇池的海埂大道,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仿佛我们都变成了昆明的一份子。傍晚,微风习习,甚是舒服。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确实给人慢下来生活的氛围。
在小匆忙和期待中,终于迎来了研习营的开始。看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面孔,既熟悉又陌生。进去会场之前,兴奋地拍了张照片留作纪念。
在众人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孔晓艳老师的登场。初见孔老师,就被她吸引了,一席漂亮的长裙,一头长发,再加温暖的笑容,她是那么自信和自带光芒,原来孔老师不只声音美,人也这么有魅力。
伴随着孔老师的问题“你从哪里来”、“你为什么站在这儿”的抛出,正式拉开了培训的序幕。孔老师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原来厉害的人都是在背后下苦功夫的。接着孔老师从诵、读、听、写和生活(全人教育)五方面分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而孔老师讲述了自己去蒙自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来阅读可以改变现状,改变这些女孩的命运。
下一个分享人是心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松老师。伍松老师以“一个公益人眼中的阅读与教育”为主题,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活生生诠释了一个学渣的变形记。而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是作为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宽容和接纳学生。
伍松老师也从亲子阅读、教师读书会、亲子阅读共同体三方面讲述了教师自我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伍松老师分享的过程中,声音平缓,但却坚定而充满力量。以小的例子诠释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美好期望。
而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不约而同的和孔老师一样选择了《星星和蒲公英》作为开篇,间接揭示了寻找根的意义,而亲近母语也致力于培养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从格局上培养有根基和有素养的公民,而这一切依靠的正是阅读的力量。
徐老师也分享了个人故事,肯定了一个坚忍的母亲的力量。另外也从儿童母语教育的阶段,引导我们注重儿童阅读教育的关键期,尊重每个阶段孩子的发展,并加以适度的阅读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徐老师也强调了阅读力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而识字教育应该是在阅读中识字和在生活中识字,要避免机械的识字方法让孩子失去学习的趣味。
我们很多人并不清楚学习母语的真正意义,而徐老师替我们回家了这个疑问。即:语言(生命)智慧的培养、需要文化的传承、语言文化的教育以及语言文字的应用,另外徐老师也强调了阅读要进行深一步的阅读,提倡动静结合的课堂。
就像徐老师说的,教师的成长路径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完成阅读者――母语人――真正的师者――自性光明的点灯人这个蜕变,成为一个真正的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