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婆婆养育了八个子女,可是他们晚年过得并不好。
我是公婆的小儿子媳妇,嫁到他家已经28年了。我听丈夫说,他还读初中的时候,哥哥们一个个娶妻生子,出去独立门户了。
我和丈夫在离家不远的学校里当老师,那是一个新建学校,学校管理很严,一个月只放一个周末。放周末的时候,我们就回家看公婆。
公婆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女都已经成家分出去自己住了。六个儿子中,大儿子在新疆,家里大小事都指望不上,小儿子一个月可以回去看看他们。那时候村里没有自来水,饮用水都是井水。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石缸,装水用的,水桶是农户必备的担水工具。用水桶去井里担水,一挑挑往返担。公婆家大石缸可以盛七挑水,每次回家,我们都把大大小小能盛水的容器装得满满的。上课期间,我们也会抽空回家,及时给他们续水。
我们1996年结婚,1998年底,我们自己也有孩子了。我产假满了以后,婆婆到学校给我们带孩子,到孩子两岁,婆婆才回去。此后,我们既要照顾孩子,又要上课,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回家了。
在孩子三岁那年的一天,婆婆去担水,被门槛绊得摔跤,把腿摔伤了。这事让我很自责。之后,我们还是计算着时间抽空回家给他们续水。
2003年,丈夫调到县城的学校里工作了,2004年,我们在城里自建一幢三层小楼,使用面积200余平米。我强烈要求公婆搬来和我们一起住。自此,公婆不再被担水困扰,我们也不用跑来跑去。公婆没有收入,就我和丈夫的工资,一个人的工资要还房贷。那时工资低,我们俩工资加起来还没有三千块,还要抽一千多还房贷,五个人用一千多块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后来,工资渐渐涨了,可是我们又要在职进修,提高学历,这日子比以前还寒碜。这样的日子一直到2014年房贷还清才有所缓解。
2018年,我的母亲病重,我要时常抽空回去看她,对公婆的照顾就少了。2019年,公婆说想回老家,每个儿子家都去住一段时间。公婆的六个儿子中,大儿子和小儿子在外面工作,其余四个儿子在家里务农。家里的四个哥哥商量,决定每家赡养3个月,刚好一年一轮。这样每家都可以尽义务,老人也觉得新鲜。
公婆想回家养老,中国自古以来的落叶归根思想,在他们身上影响不小。本以为这样可以和和乐乐度过晚年。不料,第一轮都没结束,家里就闹得鸡飞狗跳。有抱怨老人偏心的,有嫌弃老人不讲卫生的,有指责老人这不对那不对的。
为了公婆的养老问题以及老人的土地分配问题,家里开了几次家庭会,我一次都没去参加,一是觉得自己没必要掺和进去,二是老人的事,我觉得还是听听老人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可是哥哥们一个不服一个,一个不听从一个安排,相互间经常争吵、闹矛盾。他们说要老大出来主事,老大远在新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再说,大哥在外面已经四十多年了,家里的事他也做不了主了。
唉,人老了,真是不值钱。
后来,一家负责一个月的方案被推翻了,改成一家养一个月,在外面工作的大儿子和小儿子也要同样负责。
大哥远在新疆,不可能把老人接过去,大哥大嫂回来也不现实。最后,把大哥大嫂的责任摊到我们身上,我们每年负责4个月,家里的四个哥哥负责8个月。可是,轮到四哥家的时候,四哥家说没有房间给老人住,于是,四哥家的两个月也在我家住。这样,老人每年在我家住6个月,在老家住六个月。老人住在我们这里的时候,风平浪静,两个姐姐会时不时来看望他们。但是,一到回老家的那段时间,家里就开始硝烟弥漫,矛盾不断。无法解决的时候,就该小儿子背锅。
背锅就背锅吧,我倒是懒得参与他们的争吵,毕竟公婆年纪大了。两个姐姐经常劝我别傻,不要总是让着家里的几个嫂嫂,免得她们总是得寸进尺。
我是觉得人不要过于计较,计较多了反而累得很。不管时间成本也好,经济成本也罢,只有在我能力范围内,只要我能够办到,为何要计较那么多呢?
做一个快乐的买到人,对人对己,问心无愧!快乐不过心安,心安了,一切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