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因变化条件,内因变化根据。
做事成功关键,全靠主观参与。
明确学习目的,定会拼搏夺取。
天大困难何惧?踏平坎坷崎曲!
孙子上初中 奶奶操尽心
马赫奶奶天天紧盯着新生群的信息,生怕漏掉了其中的一项。她的老花镜架在鼻梁上,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她泛起皱纹的额头,时而皱眉,时而点头。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在她眼里都是要紧的军令状,一条也疏忽不得。
“碗筷不用带,学校餐厅有......”她喃喃自语,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像在检阅一支无形的队伍。
先是到诸葛街矿口的大型弹花店,给马赫弹制了一床被褥。那弹花机轰隆隆地响,棉花在机器里翻飞,如同她此刻纷乱又甜蜜的心思。她特意选了上好的棉花,嘱咐师傅弹得厚实些。“孩子住校,夜里凉,被子薄了可不行。”她说这话时,眼睛望着远处,仿佛已经看见孙子在宿舍里蜷缩的样子。
后到大张超市,给马赫买了两个塑料盆。奶奶交待他,厚的洗脚用,薄的洗脸用。这简单的分别,在奶奶心里却成了大事。她反复比较盆的厚薄、大小,甚至用手指敲打,听那塑料发出的声响,好像能从这声响里判断出盆的优劣似的。
购物车里渐渐堆满了东西:拖鞋、毛巾、牙膏、牙刷和水杯......每一样都是新的,散发着塑料和纸盒的气味。奶奶还给他准备了每周一卷纸,这细节是她在群里看到别的家长提起才想起来的。“现在的学校,规矩真多,可都是为孩子着想啊。”她是一边抱怨,一边又肯定。
按群里要求,她一项项核对:
一是仪容仪表方面,新同学入校穿白色T恤,黑色运动裤,轻便运动鞋。书包内备足本周的换洗衣服——两个T恤,三双袜子及换洗内衣。“保持个人卫生,做诸葛中学阳光少年。”她念着这句话,不由得挺直了腰板,好像这荣誉也有她一份似的。
二是学习用品方面,硬皮笔记本两个,软笔记本两个。文具袋要整理好——黑色水笔三支,红色水笔两支,2B铅笔、橡皮、三角板等。“尽量不带涂改液、修改带等”,这禁令让她想起马赫小时候总是把作业本涂得乱七八糟的样子。大作业包皮三个,系作业红绳——三本大作业长度。这些陌生的名词让她在文具店里转了好几圈,最后不得不红着脸向售货员求助。
三是座位卫生方面,每人拿一块小抹布......她特意选了最柔软最厚实的一款,怕伤着孙子的手似的。
各项都花钱买到位,真是“孙子上初中,奶奶操尽心”啊。她坐在床边,看着堆满房间的物件,忽然觉得有些恍惚。这些年来,她为儿子操心,现在又为孙子操心,仿佛生命就是一个不断为下一代操心的轮回。她的背更驼了,手上的老年斑更多了,可这份心,却从未改变过。
马赫看着忙得不可开交的奶奶,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到了新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他默默接过奶奶递来的物品,一件件放进书包。那些物品上似乎还残留着奶奶手掌的温度。
“诸葛中学,一个读书的好地方,一个可以把书读好的地方!家校共育,一起陪伴孩子成长!”这句话马赫奶奶记在了心里。她知道,自己虽然老了,可在这场教育的接力赛中,她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选手。
诸葛初中实行封闭式管理,食宿在校,周日下午送去,周五下午放学接回。这意味着,她将有整整五天见不到孙子。这念头让她夜里睡不着,翻来覆去,想着还有什么没准备齐全。
夜深了,所有的物品都整齐地码放在马赫的床头。奶奶轻轻推开房门,借着月光看着孙子熟睡的脸。她伸手想为他掖掖被子,又怕惊醒他,手在半空中停住了。这一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准备的不仅是那些看得见的物品,还有看不见的牵挂与期待。
明天,马赫就要踏上新的旅程。而奶奶的爱,已经悄悄装进了他的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