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宣判:“不孝子小君归还父亲房子,并每个月给父亲三千块钱赡养费。”
在法院的帮助下,张叔不仅要回了本该属于他的房子,还让儿子乖乖地对他履行赡养义务。所以,有的时候,人不狠,站不稳,尤其是对于小君这样的人。
要不是邻居的帮忙,估计张叔最后不仅什么都得不到,还成了遗弃老人。
小君从小是个孤儿,要不是张叔好心收养,估计他连命都没有。
一个寒冷的冬天,张叔正骑着一辆破三轮车捡垃圾,车上堆满了破破烂烂的东西。突然听见一声婴儿的啼哭,他连忙寻着声音望去,发现有一个小婴儿被人丢在垃圾旁边,正哇哇地大哭呢!他四处找人,可是周围没有一个人,眼看就要天黑了,无奈之下,张叔只得把婴儿抱回家。
之后的几天里,张叔也在四处寻找孩子的父母,却始终不见音讯。张叔不忍,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孩子饿死啊!“该怎么办呢?自己收养他吗?”可是自己还是一个小伙子,正谈了一个女朋友,最近在商量婚事,要是收养了这个孩子,自己的一辈子就算毁了。
邻居知道张叔心善,老实,强烈建议他慎重考虑,不要为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搭上自己的一生,在这个节骨眼上,邻居劝张叔不要犯糊涂,眼下就要结婚了,要是青青因为这个孩子,和他一拍两散可怎么办。
这些问题,张叔不是没有想过,他不傻,他知道自己和青青马上就要结婚了,现在又莫名有个孩子,搁谁身上也不能接受啊!
于是,张叔想出去打听打听,看谁家没孩子,愿意扶养这个孩子,要是有人愿意,那这个事也就解决了。可是一晃大半年过去了,张叔还是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人家,况且在这半年的相处中,张叔也和孩子有了感情,他看着孩子那圆嘟嘟的小脸,不知道多稀罕哪!他也不舍得送人了。
心一狠,罢了罢了,还是自己抚养吧,这样他才放心。当然,和青青的事,自然而然就黄了,本来条件不好,说个媳妇不容易,这下更是难上加难了。
办理了正规的抚养手续后,张叔正式开始了他和小君的生活,虽然辛苦,但张叔的心里总是乐滋滋的。
后来的几年里,也有人断断续续给张叔说对象。最后姑娘们都说:“张叔挺好的,要不是因为孩子,自己肯定愿意嫁给他!”最后都因为孩子,姑娘们和张叔一拍两散。
张叔也想开了,以后自己也不结婚了,就和他的宝贝儿子在一起就行了,也落得清静,别说姑娘们不愿意,现在张叔也不愿意了,他生怕娶个不好的后娘虐待小君。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张叔老了,小君长大了,在这几年里,小君也是个听话孝顺的好孩子,邻里邻居都赞叹:“总算没白养,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张叔每次说起他的儿子,都是满脸的笑容,因为他觉得儿子孝顺,懂事,他这一辈子就一个字:值。
但是张叔并不知道,这两年,小君变了。他经常拿着父亲的血汗钱在网吧整夜整夜地打游戏,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只是张叔没有察觉而已。
至于以后的事,谁知道呢?谁也无法预料。
时间过得好快,这一年,小君大学毕业了,并且在国外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他不想放弃,但是又害怕张叔拖累。于是连夜将张叔攒下的十万块钱都卷走了。
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耳朵也不好使了,生活上处处需要人照顾。再加上小君走了,老人受了很大的打击,脑子也没有以前清楚了,说话总是颠三倒四的,就这样一个人一过就是好几年,期间也没有小君的任何消息。
听别人说,小君在国外过的并不好,至于那份不错的工作,老板是个骗子,小君早就辞职不干了。没有了经济来源,谈的女友也离他而去。现在他一个人找了一份三四千元的工作,勉强还维持生计。
张叔呢,操劳了一辈子,为小君辛苦了一辈子,现在终于有一件好事等着他了。
听邻居说,张叔住的那个小区要拆迁了,然后能补一大笔拆迁费呢,这几天,邻居们都很高兴,动不动就聚一块讨论这事,都在盼望自家的房子能有一笔不小的拆迁费。
终于小区里有人来了,是和邻居们商量拆迁的事,虽然小区比较破烂,但是由于地处位置好,张叔得到了一百多万的拆迁费。
张叔很是高兴,他想告诉儿子:“你回来吧,爸爸想你了,爸爸有钱了,爸爸不用你养活了,但是爸爸真的想你啊!”但是邻居们都说张叔傻:“那个没良心的这么对你,你还记着他,你长点心,把这些钱给自己买一套新房子,然后剩下的钱给自己留着养老!”
虽然张叔还是想把这笔钱留给儿子,但仔细一想,邻居说的不无道理啊!“万一……,万一小君回来,这笔钱打了水漂该怎么办?”在邻居的再三建议下,张叔决定用这些钱给自己买一套房子。小区环境很好,在自己的名下,张叔终于为自己活了一回。
但是张叔心里依旧牵挂着小君,希望有一天小君回来和他一起生活,至于房子不房子的,那迟早是给小君的。
后来,拆迁的事传到了小君的耳朵里,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给张叔买了好些东西,然后抱着张叔痛哭流涕,说自己当初一走了之不是自己本意,都是女友逼的,他不那样做的话,女友就要和他分手,他是不得已而为之。张叔这时候也动容了,眼泪汪汪地说:“不怪你,不怪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个场景,邻居想提醒张叔两句,又感觉不合时宜,于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小君的到来,让张叔很是高兴,他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小君偷偷把张叔的房子换到了自己名下,又把房子卖了,卷着钱跑了。
那天,张叔还在睡觉,就听见门叮铃铃地响,张叔起床开门。只见一对夫妻骂骂咧咧地说:“怎么还没搬走哪?”张叔很是纳闷。“什么搬走?什么意思啊?”经过一番争论后,张叔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一下子瘫坐在地上,等他醒过来时,已经在医院的病床上了。
邻居们都在指责张叔傻,缺心眼。“这下该怎么办哪?七八十万的房子难道就这样不翼而飞了?”张叔越想越难受。
在邻居的鼓动下,张叔虽然于心不忍,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将养子小君告上了法院,他不仅要讨回那套房子,他还要让小君对他尽赡养义务。“老张这下可开窍了,这事干得漂亮!那我们就都放心了!”邻居们都会心地笑了,可是张叔却愁容满面。
在法庭上,张叔据理力争,他诉说自己是如何抚养小君长大成人,如何通过捡破烂供他上大学,如何为他省吃俭用,为他一辈子不娶。本以为老了能有个依靠,没想到小君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他,伤害他。
老人说到动容处,不禁老泪纵横,看着实在可怜哪!现在,他要告这个不孝的儿子,他不仅要让他归还房子,还要他尽赡养义务,小君自知理亏,也就不再言语。
由于张叔说的都是句句实情,有理有据,法院也秉公处理,张叔不久就把那套七八十万的房子要回来了,还要小君负担他的晚年生活,这下小君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在法律的制裁下,小君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张叔也最终好人有好报,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之后的日子里,或许是小君良心终于发现了,还是他再折腾不起了,变得老实多了。白天他就去公司上班,张叔就在家里收拾屋子做饭,两个人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不算富有,却也应有尽有。
日子总算安定下来了,经过了这一系列事,小君终于明白,无论孩子犯什么错,父母最终都会原谅,因为他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无论什么时候,永远都是,我们要做的就是,别让父母寒心。
家永远是最温暖的地方,父母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人,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忘了回家的路。在父母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永远都在,为人子女,父母不渴望我们为他们做多少,只是希望在关键的时候,父母有肩膀可以依靠,我们都要做一个这样的儿女,你想我的时候,我随时都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一直在身边。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的爱,永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所以且行且珍惜,趁早尽孝,别让父母寒心。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