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洱分生普和熟普,但你知道熟普是1974年以后才有的吗?现在我们喝熟普、谈熟普的时候,你不能不知道现代普洱茶之母——吴启英先生。
―――1974年―――
近代中国茶史上,1974年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间。因为:
1974年以后,普洱才有了生普和熟普之分
1974年以前,普洱老茶都是经过时间沉淀慢慢养成的,因此云南有“爷爷做茶、孙子喝茶”之说。
上世纪70年代初,香港对普洱老茶的需求量大增,全香港800多家茶室一年要消费1600吨普洱茶。但传统普洱老茶由于需要长时间的自然陈化,产量无法满足香港地区大量普洱老茶订单的需求。
1973年昆明茶厂的吴启英先生创新性提出:可以将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进行人工发酵,加速其陈化过程。
在没有任何可参考实验数据、可比较标准茶样、更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吴先生一年艰苦钻研,在1974年发明了“普洱熟茶湿水渥堆技术”。
这一鬼斧神功的科技创新把传统普洱茶需要几年、十几年才能完成的自然陈化时间缩短到短短45天,使普洱茶在1974年开始得以实现工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
就此,普洱茶有了新的品种——熟普。
就此,1974年起普洱就有了生普和熟普之分。
前几天我的文章《0049想存白茶还是得买大品牌》中提出熟普是在1984年以后才有的,这个说法有误,在此向各位茶友道歉。根据这两天查到的资料,应该是1974年以后才有熟普,而不是1984年。
1974年以后,才有现在流行的4位或者5位阿拉伯数字茶号
1975年吴启英先生在昆明茶厂作为主要参与人拟定《云南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行办法)》,确定普洱茶4位数茶号:第1、2位代表年份;第3位表示普洱茶等级;第4位代表生产厂家。
如:“7581”表示1975年、8级茶、昆明茶厂生产。
后来,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建立5位数茶号:第1、2位代表年份;第3、4位表示普洱茶等级;第5位代表生产厂家。
如:“79562”表示1976年、5、6级茶、勐海茶厂生产。
茶号中代表普洱茶等级的数字越小,表示茶青的嫩度越高,数字越大,表示茶青越粗老。数字越小则香气更浓但可冲泡次数较少;数字越大则口感更重但更耐冲泡。
由于茶号是在1975年才出现的,那么“75”可以作为我们简单判别上世纪普洱老茶真假的标准——上世纪老茶普洱茶号中前两位代表年份的数字如果小于75,其真实性就要大大地打一个问号。
我们欠吴启英先生一座丰碑!
我用“吴启英”作为关键词在“维普”上搜索,上百万期刊中一篇文章都查不到!在“知网”上也只找到区区3篇文章,一篇是与吴启英先生同名作者写的财经类文章,另两篇才是吴启英先生逝世之后友人追忆和纪念她的文章。
百度呢?在百度用“吴启英”作为关键字搜索,找到相关结果约27,800个;
百度“普洱茶”找到相关结果约31,400,000个;
百度“王宝强”可以找到相关结果约72,600,000个。
上面的数字能不能这么说:
知道普洱茶的人是知道吴启英的人1227倍!
知道王宝强的人是知道吴启英的人的2612倍!!
中国喝茶的人过亿,喝普洱的人也有几千万,这几个数字却令人有种深深的悲凉:
我们欠吴启英先生一座丰碑!
喝茶之人,尤其是喝普洱之人,当我们说熟普的时候,不能不知道现代普洱茶之母——吴启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