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1876~1937),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早年师承弗洛伊德,是弗氏心理分析学会的重要人物,后因不赞同弗氏的性理论,与弗毅然决裂。阿德勒反对“性冲动是个体精神与生活的基础”。认为真正的个体生活决定于他如何面对外在世界带给他的问题和他个人的努力方式。随后他成立“个体心理学会”,以倡导和传播他的人格理论。
阿德勒认为,人活在世上,不是孤单的一个人,他是活在一个社会里,他要生存,要面对别人和种族的延续,而如何面对,便是一个个性、人格或说生活风格的问题。阿德勒的理论有几个最基本的观念:一是认为人是一个统一体,人的一切表现,他的思想、情感、行动;以至梦幻,全都接受一个内在一致原则的管辖,也就是人格的管辖。二是人生总在不断的克服缺陷,追求完美,在这追求的过程中,“进化的冲动,完美的理想,在不断拉着我们向前。”第三个观念是自卑感,它与追求完美的观念连在一起,人有三种自卑:面对宇宙的自卑,面对其他生物的自卑和面对他人的自卑,而这自卑感可以是成就的动因。使人奋发向上。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观念是社会感或社会兴趣、社会精神。人是社会动物,群居
而生,社会感是与生俱来的种子,而这个种子在人生中如何充分发展,便是阿德勒人格心理学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