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和他的日本美

· 壹 ·

我们都是上帝之子,每一个降生就像是被上帝抛下...

因为我们是上帝之子,所以抛弃在前,拯救在后。

古都

《古都》这本书所描绘的景象令无数人神往,而如今,大家只知道有这样一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却很少再有人能够体会其作品中那含蓄的、优雅的、孤寂的美。

下面先简单说一说这本小说吧,说一说这个几乎没有故事,又展现了整个京都城市风貌的书,《古都》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幼女千重子因双亲穷苦,遭到遗弃,由商人太吉郎夫妇收留,照日本传统的老规矩抚养成人。千重子为人正派,对自己的身世已暗自怀疑,促成多愁善感的情绪。按日本民间的迷信说法,弃儿会沦为终身不幸,她常为此苦恼不已。而且,千重子又是个孪生女儿,所以多背负一层受人耻笑的标志。有一天,千重子在京都郊外的北山,遇见当地一个美少女。她发现那正是她的孪生姐妹。娇生惯养的千重子同身材健美、自食其力的苗子,逾越社会地位的悬殊,情投意合,和睦相处。由于两人容貌惊人的相似,闹出一些阴差阳错的误会。

· 贰 ·

或许更多的人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感受到这本书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仅有的一些情节展现的对话又十分的另人感到尴尬,甚至不悦,这对于很多乐天的人来说,读这本书仿佛是一种折磨,但事实上在日本京都这座城市,人们交流的状态就是那样的含蓄,无论何时都是十分的谦谦有礼,即使是父女之间,这也更加展现出日本对于本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传统的尊重与自我认同,与之相对比的则是当代中国人们对于礼节问题的疏忽和遗忘。

《古都》这本书以很大的篇幅在描绘京都这座古老的城市的四时变化以及人们日常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动,从这样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川端康成口中所说的日本的美在京都,京都的美在他的书中这样的情感,那么这种含蓄的幽怨的美真的就是日本美的全部吗?

我们必须要对此提出质疑,虽然就日本人的民族性格而言,谦虚、严谨、甚至哀怨几乎可以作为日本人的代名词,但这些情感状态绝对不会是一个民族性格的全部,而日本这个复杂的民族,他的民族性格的形成一直到是靠不断地吸收融合而成的,即使是川端康成早期也是深受西方立体派绘画影响十分深远的,比如在他的《雪国》也称《雪乡》一书中开篇对景物的描绘几乎是毕加索立体派绘画的文字表达,但反过来川端康成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中的那段演讲《日本的美与我》却十分坚定的表示他的作品的一切灵感都来自与日本传统文化的熏陶,完全避开了西方艺术对其的影响的言论。

· 叁 ·

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其民族文化的凝结力不可轻言,但他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在他们的文化中有着太多来自古中国和近代西方世界的影响,就像从梵高时期开始,西方世界就是中把日本对美的认知,几乎作为美的标准来信奉,就可以看出日本文化输出和融入力量的深远。而对于川端康成的文学和他口中的日本的美我们一定要怀有一颗欣赏、敬畏的心态去理解,去品读,就像大多数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一样,文字中表达的仅仅是表象,而在这文字背后则藏着更多的有关作为读者的你与作者的他的共同认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比起《雪国》,我更喜欢《古都》。 课上习作,博君一笑。 川端康成写作《古都》的年代与《古都》设定中的背景年代是日本...
    點光阅读 1,104评论 1 2
  •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初次接触川端康成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
    稻场旧事阅读 1,642评论 13 29
  •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那个如浮萍般云游四方的老先生是否已前往那片诗意雪国? 雪国没有悲伤,没有寒冷...
    趣读书吧阅读 1,159评论 0 13
  •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学习php已经一个月了.一个月的时间让我学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在来这里参加PHP培训班之前...
    vardump阅读 106评论 0 0
  • 使用Angular开发项目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在最近搭建一个项目的前端时遇到了问题。 随着项目的增大,通过angu...
    6ed7563919d4阅读 1,88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