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生成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赤脉”在中医理论中常与心相关,因为心主血脉,其色赤。“喘而坚”是指脉象,“喘”可理解为脉象急促,“坚”表示脉象坚实有力。整体是说出现了一种与心相关的异常脉象,表现为急促且坚实。
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
“诊曰”即诊断认为。“有积气在中”是说体内有积聚的气,这里的“中”可泛指体内脏腑之间。积气可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时害于食”,即时常妨碍饮食,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名曰心痹”,就是将这种病症命名为心痹。心痹是一种中医病症,主要是指心脏气血痹阻不通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得之外疾”说明这种病症的产生与外界的病邪侵袭有关。“思虑而心虚”指出了另一个重要因素,过度的思虑会耗伤心气,导致心脏的气血不足,心的功能减弱,即心虚。“故邪从之”是说由于心虚,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外界的邪气就容易乘虚而入,侵袭心脏,引发心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