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稻是我们的俗语,意思是带壳的花生,而我们说的花生其实是算花生米了。每年7月考完试,地稻就成熟了,每家每户都要去田里拔了。
每年这个时候,太阳特别大,温度很高,而刚好种花生的田地都临近小溪边,那边的沙土田特别适合花生的生长。每当这个时候,妈妈一大早就把煮好粥,装好两大便当盒(其实我也不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装粥的那个大圆形桶,过去时间久远,我也忘记叫什么,姑且叫便当吧)加上咸菜、咸瓜,外带的午餐就好了。一来到田里,妈妈或者弟弟就把它们放进溪流旁边的草地上冰冻,这样粥就不容易坏掉。为什么我不干这事呢,因为每次弟弟最爱提的就是饭盒,他很想偷吃也爱偷懒,每次主动请缨拿饭盒到田里。而我戴上草帽,拿扁担、竹竿,妈妈就用扁担担着箩筐,锄头、雨伞、木凳子。妈妈的扁担是用来挑地稻的,我拿的扁担是用来打地稻的。
什么是打地稻?请听我细细说来
一到稻田,放好午餐。妈妈就去拔地稻,弟弟也屁颠屁颠跑过去帮忙,但因为地稻的根扎得深,花生多,弟弟用很大力气才拔出来,一般妈妈不会让我们干。妈妈拔地稻,这时候空出一片土地,我就挑一个地方,妈妈就用竹竿插在土里,把伞打开,绑在竹竿上,我和弟弟把凳子拿出来,拿着扁担绑在箩筐上,中间空出拳头大的空隙,把拔出来的地稻堆在我们周围,我坐在凳子上,拿好一颗地稻苗,抖动下泥土,把泥土都散开,就往扁担上打,带壳的花生就自动落在箩筐上,就不用一颗一颗地把花生米拔出来,遇到打不出去,就得动手干了。一般要等地稻苗的泥土变干才好打,泥土松动也快,不然就不行的。所以妈妈都会提前一天来到田里把地稻苗拔出来,晾干泥土,实在不行,我们来到田里,一起拔,我和弟弟没力气了,就帮妈妈把地稻苗堆在一起,大概晾晒一个小时吧,在高温炙烤下,泥土很快就干了,我就在雨伞的遮阴下,干活了。妈妈继续拔苗,她实在太累,就过来这边乘凉,和我一起打豆苗,一起聊天,或者拿竹筛子把我打出来了的地稻,筛出土,装进麻包里。弟弟呢,经常干着干着,跑到人家田里捉老鼠,或者跑去溪流边捉小鱼、捉小螺子、游泳,或者直接跑去拿午餐吃。有的时候不知跑去哪里,和一群人玩去了,玩着玩着就一个人跑回家,妈妈也很无奈。我那时候特别喜欢和妈妈一起干活,妈妈很辛苦,能帮她分担一点,我很开心。村里也有很多小孩,家里没种田,他们这个时节是怎么过的,我从来不知道,也不羡慕,也不在乎,每次到日落西山时,就和妈妈一起回去,妈妈挑着沉甸甸的地稻回家,而我就拿好饭盒、凳子和雨伞回去。地稻田里经常有野生蔬菜,妈妈也经常摘些回家煮,晚餐也有着落了。
那个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苦,别人夸我懂事,其实哪里呀,只不过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情。那个时候,有吃的就很幸福,只要有妈妈在就非常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