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复旦的味道·麻辣烫


麻辣烫

我对麻辣烫有着特殊的情结。初中的时候,周六补课,一上午的煎熬只盼着中午能来一碗麻辣烫。我总会加两份米粉——不是那种一煮就软,趴在碗里还会把汤吸干的粉丝。其实我一直不清楚它的学名,反正下锅煮了还是会很韧道。有人说是掺了化学物质,但不管,反正好吃——一定要重麻重辣。大夏天的对着店里工厂用的大风扇吹,一边吃一边擦汗。喝完最后一口汤,手边能有成山的纸巾。下午回学校上课,一边做试卷一边打饱嗝,满嘴的葱蒜味。那时的满足莫过于此。

复旦周边的麻辣烫我去的最多的是东区门口的麻辣教室。二楼不大的地方被木质的隔板挡成一个个小隔间。端着麻辣烫的大碗得夹着胳膊才能勉强走在之间的过道上。也有漫画可以取阅,不过好像万年没更了。老板和老板娘很爱动漫,四周墙上都是手绘的二次元,吃饭的时候常听收银的老板娘和后厨的老板讨论死火海。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是可以通宵的,后面就不行了。这家没有什么肉,都是些丸子、鸡柳、蟹棒(好像也是麻辣烫的通病?)感觉不怎么新鲜。不过有种三元一个的丸子特别好吃,我每次去都必点。这种丸子外皮是q滑的鱼面,里面是鱼子酱。咬一半,一边感受鱼籽在你的齿间挤破的快感还有随之而来的鲜美,一边看着剩下的金黄色的酱从雪白的鱼丸中溢出来,真是莫大的享受。这种丸子另外还有芝士和奶香的夹心,也都很好吃。

麻辣教室

  麻辣教室号称是能喝汤的麻辣烫,汤还算干净,不过也就无功无过。今年4月再去的时候发现他家只做黄焖鸡米饭了。也是一种遗憾吧。
  南区的三星麻辣烫历史最久,兼营山东羊肉汤面。他家的汤没啥味道,也感觉不怎么干净,常漂浮着不知是香料还是脏东西的黑色颗粒。唯一印象是传菜大婶会用一个自带超持久回响的扩音器叫号,特别喜感。
  巴蛮子格格面搬到南区之后在二楼也开了麻辣烫。不像其他家食材是按份取,他家是按斤两称。更奇葩的是不分荤素统统2.8一两。这也注定了他不会提供什么优质的肉食。他家的汤可以点骨汤或者冒菜口味。我只试过骨汤,感觉一般。师傅还把东西都煮的有点糊,因而给我的印象不怎么好。。

巴蛮子格格面

格格面旁边还开了一家麻辣烫捞,店面不大,东西却算挺全的,还有几样算是特色的像锅巴、鸡中翅、卤蛋等,牛百叶也有黑白两种。锅巴在汤汁中浸得半软有神奇的口感,格外香酥。另外绿豆粉丝也很值得一提,质量很好,不会糊也不会把汤汁吸干。这家给我的感觉是特别干净,厨房是可以看见的,点完了老板就在柜台后面用电磁炉一小锅一小锅的煮,煮完了用一个托盘端上来,还特意配一个小碗让你把菜夹出来凉一凉省的烫嘴,很是周到。唯一不足的是,老板喜欢放一些不知哪里淘来的民族风社会摇,让人吃的时候感觉眼前有一万个广场舞大妈在摇摆。所以,兴许外卖是个不错的选择。
  

麻辣烫捞

之前看一个歪果小哥介绍麻辣烫,一本正经地说不要喝汤,否则会拉肚子的,结果下一秒自己把汤喝了个精光,还补了一句“忍不住啊”。就算我知道麻辣烫常会把口腔黏膜烫坏,夹菜的时候总是夹多把自己吃撑,可是就是忍不住每隔几日吃一次来刺激一下平淡的日子,再感受一次大汗淋漓的畅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家经营惨淡的麻辣烫老店,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从每天一百多块钱的营业额,做到了每天四千多的进账,天天都是人气爆棚...
    超思维yx阅读 2,246评论 0 12
  • 提到“麻辣烫”,大家是不会陌生的。吃火锅所使用的食材在麻辣烫中亦全有,但麻辣烫则给食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美食。 没有...
    生执念阅读 1,876评论 35 28
  • 我只是一只小虾米 潜伏在茫茫人海 . 无惧风雨。 偶有巨浪拍过 . 幸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眼看前路困难遍地 .却依...
    黄一一一阅读 409评论 0 5
  • 不管到哪里,能说会道、活泼开朗的人好像更加受欢迎。而内向者,却经常因为自身性格而陷入困境。 就比如说我! 【内向未...
    云昊YH阅读 305评论 3 15
  • 这个东西南北叫法不同,北方自己也有不同,我们家这里是这个名字,你们那里呢? 做法简单,适量面粉,凉水和面,一...
    秋水凝缘阅读 466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