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战两年余

那是1986年的时候,通过农村改革大包干,我家分到了四个人四亩八分田。我父母在杭州,我父亲是大学教授,当时上面有文件,高级知识分子的直系亲属可以农转非,1987年我老婆及子女全部农转非,户口全部转移到杭州。农村大包干一定三十年不变。只有我一个人留在家里还要经营着这近五亩田地。这四亩八分田不均匀地分布在五个地方,最远两块田相隔不少于三里路,干活很费时费力。

那时农村还是比较传统的农耕生活,养猪、养羊、种地、种田、养蚕所有兼顾,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我虽然一个人在家,但上面这五样一样都不能少。最多一年先后养过四头猪、两头羊、养蚕四分之一张种,还要种地种菜的。

最累人的是家里的四亩八分田。那时每年基本上种两季稻(早稻和晚稻),正值大暑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双抢”(抢收早稻抢种晚稻),是最可怕的季节,要天天起床天不亮,天天收工天已黑,争分夺秒抢时间,夺季节。俗话说:“不种秋里田”。其他农户家里干农活的人多,至少有两三个,一般都能在“大暑”季节双抢结束。

而我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显然完工时间要推迟落后在人家后面,而越迟越急就越干越手忙脚乱。记得有一次打稻,一个人用钢丝车拉着打稻机,拉到一条濠坝的地方,轮子滚进了一个小凹潭。由于体力近期有些疲劳,真是有气无力的,所以两眼一冒金星,脚下一滑,整个车连打稻机一起“轰”的掉到水里,那马达进水了完了,怎么办呢?这时后面有个人正在小跑步过来,他看见我的车子掉在水里就来帮我拉车,在这热心范大哥的帮助下,车子就还算很顺利地拖了上来,我很感激地向他道了谢!我赶紧把打稻机装起来,搭了电一试,还好,马达没有进水,很快就转动起来了,崩着的心一下子舒缓了。他家的田就在我家田的不远处,我第二次从家里出来带了一包香烟给他抽,也表示了我的一点谢意。

由于时间推迟,秧田里的秧苗每天都在以它的生长速度不停地生长,一般生长30天左右的秧苗也不过二十公分左右,而我家的秧苗越长越高,越长越高,超过了我的膝盖,估计有五六十公分了,这么高的秧苗怎么种?我就用刀割掉上面的秧梢头再种,像这样的事可能历代农民也没有碰到过。而且秧根也越扎越深,拔秧也是个问题,拔秧效率比平时不知慢了多少多少。由于秧不好拔,所以种田也就慢了,一块大约不到一亩的田种了三天还没种完,邻居吴大姐看到我“立秋”这么久还在种田,她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的田里,帮我种起来,使得我很快地种完了这块田。我很是感激,吃了晚饭买了个大西瓜送到她家,也表示了我的一点谢意!

还有拉猪肥这活,这不是主要的活,我都是趁着月亮光,吃了晚饭,一车一车地把它拉到田头;还有那个把稻谷整理干净的活,也不是主要活,也是吃了晚饭以后在月亮光下整理的,把它整理干净后,又要一袋一袋装袋子,又要一车一车把它拉到家,记得有一天特别晚,一直到半夜过。还有碰到晒谷子见到天上起了雨云的时候,那真是心急如焚,像是消防兵奔赴火场一样紧急。

我就这样孤身在家奋战了两年余,1990年我家移居三里外的岳母家的村子,原来村里分的所有田地,全部送给了原来生产队里的村民,从此我赤着干农活的脚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可爱的农田。

那时我三十出头,身体正在兴旺时期,有的是力气,累也不怕,即使累了很快就能恢复体能。我吃苦也不怕,因为吃苦才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因为吃苦才能培养一个人的品格。                                      2022.9.23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日芒种。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服务农业生产而设,“芒种”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
    傩舞在明州阅读 11,140评论 0 4
  • 我的家在一望无山的江汉平原西北边缘,常年的大宗农作物是小麦和棉花,由于人多地少,结婚次年的一个雨天,父亲挑着锅碗瓢...
    天门书吉阅读 4,164评论 1 2
  • 中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
    水乡醉客阅读 3,593评论 1 2
  • 戴建东 一 热浪滚滚,又是一年“双抢”季。 天刚朦朦亮,农田里便依稀有了农人劳作的身影。“双抢”时节,季节不等人,...
    风雅田园阅读 12,680评论 184 278
  • 我在农村长大,无论是童年时代或者青少年时期都在乡村度过。而且我的农村岁月正好赶上了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文革,农业学...
    水乡醉客阅读 3,017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