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上海期间买了这本书,原本是想作为闲来无事的读物,在乘车等候时看看,所以在回来的路上基本上就翻完了。当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自己的反感,对这本书结构和措辞——大约是作者西方化的程度比较高,不自觉的使用了大量西方作者的结构方式,虽然是中文原著,却又一种浓浓的翻译感,有种隔着一层的感觉。另外就是对作者自述里说到自己多次抑郁症的事情印象深刻,当时有一个判断:时间管理不够究竟,也许可以解决生命的效率问题,却难以解决生命的品质问题。
虽然如此,还是对自己有很多启发触动,所以读完这本书后,马上重新用起了滴答清单这个软件,通过不同的方式,把待办事项归类收集起来,这款软件可以方便的在不同设备平台间同步,能够及时提醒自己。
还去买来了作者推荐的番茄工作法闹钟,通过使用番茄闹钟,我理解了作者在书中说的“培养自己的时间感”的含义,——对于一件事真实需要多少时间,还有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我们通常是没有准确概念的,这个感觉又恰恰是善用时间的关键,所以要在生活中不断的估计、计量、核对,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时间感。另外,一个实体的闹钟,确实简洁明了,相比手机应用少了很多偶发的干扰。用了一段时间,感觉不错,这款红色的闹钟已经通过妹妹送给了外甥女。我又陆续买了几款闹钟,在家里展开“闹钟行动”。
时隔半月,说起来家庭读书会一事,我又想到了这本书,决定我的第一次读书报告,就写这本书了。
相比于这段时间翻看的《活法》或者《乌合之众》,这本台湾作者(张永锡先生)的小书显得浅(显)(轻)薄,而且时间管理也不是高深的话题。不过以我自己的体验,却总觉得看似简单,实则影响深远,不自觉不自知的对待时间,也就是以不自觉不自知的方式在对待生命。
转眼已经年过四十,对于世间的事物都有一定的阅历,大体上都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但是时间里奥秘究竟是什么,细想想却觉得自己说不明白,如果说时间是资源,可是能够有效利用这个资源的人,却只有自己,这样说来,时间就不是一种真实的资源。茫然中,我们会虚掷光阴,可是患重病的亲友,不惜重金,唯愿能够换回多一些的时间,此光阴和彼时间之间有什么分别吗?为何又如此地境遇不同。
“欢乐的时光转眼即逝,艰难的岁月度日如年”,同样长度的时间对我们而言感觉也是大相径庭,所以有大师说“时间是幻象”,面对时间,我们能够做的有限的很,不过是不断地管住自己的一颗心,在时间的序列中保证一心不乱。如此说来,时间管理,就是对生命的有意识管理。
有着上述的不清晰,学习借鉴下如何管理时间,善用时间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学习是人生的乐趣。读过这本书后,更加明确了以下的几点:
n 时间管理有方法
n 方法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n 要注重方法,方法要为自己所用
要事优先与伯利恒钢铁
人生在世,有各种各样的角色,认真生活难免就会事务缠身,吊诡的是无论是大事小情,要想做好都要全身心的投入。而生活中,必然有些事情是关乎我们的人生方向,关乎事业成败的,有些事情则不管紧要,甚至有些事情做还不如不做。这就让判断变得重要,要明晰自己的方向,明白取舍之间的关窍,面临事务的时候,首先有一个判断,投入事务之前,也要对当下的全貌有个概览,从而保证让自己从重要的事情下手。
每天只做六件事:存在了100年仍然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20世纪初,查尔斯·M·施瓦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是当时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创始人。
1918年,施瓦布约见了当时颇有名望的工作效率顾问艾维·李(Ivy Lee),谋求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的方法。艾维·李当时是个成功的商人,如今被尊为“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史人之一、现代公共关系之父”。据说,施瓦布把李带进自己办公室,跟他说“告诉我一个能让人多做些事情的方法”。
“让我和每位高管聊15分钟,”李这么回答。
“这得多少钱?”施瓦布问。
“一分不要,”李说,“如果我的方法有效,三个月后,你可以补我一张支票,你觉得值多少就给多少。”
艾维·李的方法
跟高管们交流的时候,李向他们介绍了一个实现最佳工作效率的方法:
1、每天下班前,列一个任务清单,写下第二天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六件事。绝对不要超过六件。
2、把六件事按重要性排序。
3、第二天上班后,先专心处理第一件事。第一件完成后,再处理第二件。
4、按照同样方法依次完成剩余任务。下班时,如果有事情未完成,就放进第二天的任务清单。第二天的任务依旧不能超过六个。
5、每天重复这个过程。
施瓦布和他的高管们试了这个方法。三个月后,施瓦布对公司取得的进步非常满意,他再次把艾维·李叫到办公室。这一次,他给李写了张25,000美元的支票(相当于2015年的400,000万美元)。
作者在书中也引述了这个故事(只不过酬金的数额变成了100万美元,相比而言,我觉得25,000美元更为真实可信)。道理简单,故事动听,可是实践起来却非易事。
收集箱与清空收集箱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事情,经常有一种分身乏术的无力感,有时是因为能力不足,更多的时候是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或者是因为拖延,或者是因为遗漏,甚至有时花了很多时间在寻找物品上,这不,昨天下午我就在找公章的焦虑中度过了一个小时,最后发现公章寄给了财务公司去办理年检,而之所以我想不起来,是因为联系人不是平常联系我的,而她以前都是用QQ联系我,这次忽然改用了微信,以至于我查不到记录。
众多待办事项,有些出现在邮件里,有些则是电话里谈好的,还有面对面的交流,比如会议和面谈,现在又有了QQ与微信,如果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相对简单,还有时间从容的一件件来落实,不过今天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很多人每天都要面对各类事务,还有不少突发事件,不断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如何保持对所有事件的清晰把握,可真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事务“收集箱”,这个收集箱,首先是我们所使用各种记录方式的“总收集箱”,比如纸质笔记本、电子笔记本、手机、邮箱、即时贴等等,这些收集箱要被我们“注册在案”。
打个比方,旧时代想做小生意卖早点,自己支个摊儿就可以了,今天的社会,想要做生意,就需要申请“营业执照”并在有关部门备案。旧时代社会结构简单,今天的社会则复杂的多,管理是必要的,所以我们自己好比是这个有关部门,所有的收集工具都要有记录,没有记录的不予承认,不能随便开业。作者介绍了自己整理的一个工具,“时间管理帝王表”,通过这个表格,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习惯。